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将公安工作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索、去谋划,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持续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水平,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六个最大化”(最大化发挥警务效能、最大化降低警务成本、最大化树立人民警察形象、最大化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最大化与现代警务机制接轨、最大化提高公安队伍整体职业技能)。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34%、32%和46%,现行命案连续2年全破。
实施警务机制扁平化改革,一线实战警力大幅增长
2010年7月,牡丹江市委提出以提速、提档、提效为手段实现财政收入3年翻一番的战略部署。半个月前刚出任牡丹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的闫子忠认为,面对城市跨越式发展特殊阶段,公安工作必须有所改变并体现出前瞻性,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的新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牡丹江市公安局决定进行减少层级的扁平化改革,立足人口不足百万的中心城区,把原有的4个分局和38个派出所整合为10个分局,彻底改变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警令传递链过长等不利局面,通过扁平化改革实现公安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跨越。这样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省公安厅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支持。
牡丹江市公安局决定在战斗状态下进行改革,在实干状态下推进管理创新,实现专项行动与体制创新捆绑式推进。当年7月5日和11月1日,市局相继进行了为期百天的“百日护游”和为期5个月的“平安雪城”两大战役。在“百日护游”取得显著效果的基础上,当年12月31日,牡丹江市扁平化警务改革于“平安雪城”战役启动2个月时顺势推进。
扁平化改革缩短了指挥链条,一线实战警力在总警力“零补充”前提下大幅增长。截至2011年3月31日 “平安雪城”战役结束,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64起现行命案,成功侦破54串803起楼道抢劫、入室盗窃等系列侵财案件。牡丹江平均百名民警起诉犯罪嫌疑人57.63名,当时位列全省第二。
目前,该局每年滚动进行 “春季护航”、“百日护游”、“平安雪城”3个专项行动,行动期间在强调命案必破的同时,要求把最容易引发命案的抢劫案件当做命案侦破,并实行既重视大案又不能忽略小案的工作思路。3个专项行动贯穿全年,同时也是公安部、省厅开展各种专项行动的载体,实现了专项行动与日常工作的无缝对接。
牡丹江全新的警务模式在短时间内建成并表现出了勃勃生机,黑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孙永波将其誉为“落实全省公安改革创新总要求、丰富黑龙江公安科学发展新成果的一大壮举,是全省公安工作的一件大事”。
对入户走访及信息采集严格量化考核,让警力“固化”在基层
“让更多警力沉到社区,打造紧贴群众、紧贴实战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促进基层基础工作提档升级,这是我们公安体制改革的真正目的。”闫子忠说。
体制改变了,一线警力大幅度增加,但让这些警力真正“固化”在基层依然需要面对诸多难题。警务室激增,民警在社区实现有效办公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大量警力沉入社区,如何防止漏管?市局、分局如何实时掌握民警行踪?
对此,牡丹江市公安局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确立社区民警与社区街道同址办公、同体运转、双重领导、共创和谐、人民满意等5项工作要求。社区民警办公和后勤保障由社区承担,除社区街道对民警实行考勤外,市局还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坚决防止部分民警口头说下基层,结果却是分局和社区“两不见”的问题。
张新燕是阳明分局社区女民警,她每天都要到辖区走访巡逻,入户走访及信息采集每天都有严格的量化考核指标。辖区内还有16个由市局设置的电子触点,她在市局规定时间内巡逻时,必须用一个电子储存器轮流点击触点。张新燕说:“全市的一线警力都是这样一种工作状态,谁也不能造假偷懒。”
这样的工作模式有力地强化了基层基础工作。两年来,广大民警立足基层、强化基础,共采集各类信息7.63亿条,为推进打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牡丹江市已经实现了视频监控点全覆盖,一线民警不仅配有移动警务终端,而且人手一部可以利用3G功能无线登录公安网的笔记本电脑。民警深入辖区工作时,可以进行现场办公、服务群众、网上办案。信息化主导基层基础工作已经成为牡丹江公安工作主基调。
民警定点点击巡逻路线上的电子触点,杜绝消极怠工等弄虚作假行为
“创新求实”始终是牡丹江公安工作的关键词,全新的城区巡控机制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包括城区所有街道、马路和社区在内,牡丹江市公安局将全市分为100个巡逻网格并采取军警民24小时共同巡逻模式,每个网格内分布着具有GPS定位功能的警用车辆和巡逻人员。248名机关民警每晚也参与基层巡逻,补充基层警力。与社区民警巡逻时一样,巡逻人员同样需要手持电子储存器,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在巡逻路线上的电子触点上轮流点击,巡逻结束时输入电脑备查。没有指挥中心命令,各网格内巡逻车辆不准“跨格”越界巡逻,越界就会报警,如果有巡逻车20分钟处于静止状态也会报警。阳明分局局长闫建华说:“见警率提高必须有实效。牡丹江巡控模式杜绝了巡逻期间开小差、消极怠工等弄虚作假行为。”
牡丹江市公安局巡控办每天都会立足100个网格,实行24小时无规律暗访。同时,市局出台了有关责任倒查、着装、执勤工作规范等,其中的巡防“六禁令”规定对不执行命令、漏岗、通讯不畅、不作为等进行严格处分。
队伍管理实行黄牌制度,建立民警救助基金会,实现队伍战斗力最大化
分局局长3次亮黄牌免职、副局长2次亮黄牌免职……牡丹江市公安局在队伍管理上实行严格的黄牌制度。今年3月,某分局辖区发生抢劫案件。倒查结果表明,案发时段民警巡逻工作有疏漏,所在分局副局长、局长因此分别被黄牌警告一次。
牡丹江市公安局通过外症内治、刹风整纪革新队伍面貌,两年来39名干部被问责追究,通报整改了45项责任问题。从严治警的同时,该局累计投入2200万元,率先在全省落实执勤津贴、加班补助、职务套改等政策,并募集资金1800余万元,建立了牡丹江民警救助基金会。
7月14日19时,市局户政处基础科科长刘祥平准时进入自己的巡逻网格开展巡逻,他将在当天夜里巡逻至23时。根据规定,他可以在第二天上午休息,并在参与夜巡1个月后由机关其他民警接替。刘祥平每天会得到35元补助,为期1个月的巡逻结束后将会得到累计千元的补助。
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有机结合,牡丹江市公安队伍因此焕发勃勃生机,实现了队伍战斗力最大化。华电分局桦林警务室57岁老民警陶锡寿说:“从事公安工作这么多年,现在是经费保障和从优待警最完善时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不好好干工作就会感觉有愧。”(记者 冯锐)
·五个不到位致信访案久拖不决牡丹江市十四条意见逐一破解
·安徽高院获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
·嘉峪关着力提高行政效能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便利和实惠
·甘肃省公安机关效能风暴行动视频动员会召开 全面部署行动
·江苏常州公安提升执法效能优化管理保民安
·河南着力提升警务保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