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吉林日报:以深化改革力促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2012-08-09 09:18:5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王雪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我们现在遇到一个突出问题,即如何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和怎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对此作了新的重要阐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讲话要求全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执行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部署。

    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总书记这次讲话进一步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继改革开放之后又一重大的战略抉择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体现了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重要性的新认识,突出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且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对中国经济压力不断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口。突破这个关口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大的经济总量基础上、在更加严峻的资源环境制约中、在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市场条件下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六大之后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至今“投资饥渴症”难以抑制,“资源依赖症”难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长期存在,难以转变?有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就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只有扩大招商加大投资,上大工业,才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机制是一种导向,是指挥棒,主要以经济增长来考核评价政府的政绩,政府就会专注于搞投资、上项目,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微观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

    总书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调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讲话强调,我们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一项艰巨任务,对此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当前要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改革财税体制,改变通过过度投资增加财政收入的体制根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制,促进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本改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正确的资源性产品的市场价格信号,促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省委党校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吉林推出服务经济发展三大类30条新举措
·吴爱英:司法行政为服务经济发展作新贡献
·湖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黑龙江省检察院出台意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