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延吉市成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5月,延吉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吉林建设示范市”荣誉称号。
城市的平安和谐,人们的快乐祥和,宛若一幅美丽画卷,向世人展示这座边疆城市的独特魅力,也折射出平安建设在延吉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治安防控构筑平安网络
平安、和谐、快乐、幸福是百姓的祈盼,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图们江区域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平安创建对延吉市意义非凡。
多年来,延吉市以打造社会治安最好的首府城市为目标,不断完善街面治安防控网、技术视频防控网等“六张网”建设,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从交通要道到校园周边,从现实社会到虚拟网络,一张全天候、全时空、全覆盖的安全网,守护着百姓的安全。
从去年12月起,延吉市的大街小巷,重点路段,校园门前,全天24小时警灯长闪,警力常在。“治安大巡防”最大限度地将警力下沉,64台警用巡逻车,280名干警成为一个个流动的派出所、警务室,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编织技术视频防控网,拉开“天网”保平安。4个高清晰出城卡口,28个县级公路、乡间道路全程监控点,51个城区主街路远红外线监控点,1.2万个遍布城区的视频监控探头,以及联网校园、宾馆、酒店、网吧、留宿洗浴场所的报警系统,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防保障。
“虚拟社会”防控网,于无形中建平安。延吉市相继推行QQ警务室、网络警察、网络出租屋等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严厉打击“虚拟社会”违法犯罪活动,破获了吴红日等网络贩卖枪支案件、闵志强等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等一批有影响的网络犯罪案件。
群防群治人人共建共享
随着平安延吉建设的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心中。每一个人既享受着城市的平安,也在建设平安城市。
在平安创建伊始,延吉市就明确提出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平安街道、平安校园、平安商场等20个平安建设细胞工程全面铺开。今年上半年,全市刑事案件立案2179起,同比下降6.8%,发生火灾311起,同比下降12.6%,发生立案交通事故41起,同比下降25%。平安创建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延吉的各个角落,真正实现了以“小平安”构筑“大平安”。
2011年,针对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延吉市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在全市社区、村屯全面实行了综治信访站、民生服务站、群众工作站“三站”统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其中的综治信访站专门负责维护辖区治安,让百姓的事情不出社区便可得到解决。仅一年间,就在基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0余起,办结率达到94%。
不管是繁华的街道还是僻静的巷弄,2000余名综治协管员、专职治安员与微型小区楼层长、楼道长、栋号长、栋片长密切协作,形成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消防、巡逻等“七位一体”的人防队伍,从治安巡逻到抢险救急,从卫生保洁到交通引导,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综合施策打造平安基石
平安创建是一项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如何在繁华中保证平安?在这样一个人口近60万的中等城市,延吉市的绝招是:科技支撑加专业保障。
走进延吉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一块块大屏幕上,城市各主要交通路段、小区门前、供水管网运行等一目了然。2010年4月,延吉市成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运用网格地图技术将建成区划分成1323个万米单元网格,以社区为单位, 将延吉市划分出71个工作网格,应急、公安、消防、卫生、住建、城管、环保、广电、交通、林业、水利等11个部门相继进驻,接入出租车GPS监控、防汛办气象云图观测等系统,整合110、119、120、122等群众热线,实现了群众事务“一号式受理、联动式服务”。市民遇有紧急突发事件,只要拨打110、119、120中任意一个号码,指挥中心即可根据内容,第一时间接待受理。
2010年5月,吉林省第一个县级市应急救援大队——延吉市应急救援大队正式成立,120多名专业人员和20多台专门应对各种情况的抢险救灾车辆,可随时针对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和次生灾害、建筑塌方等事故开展救援。
为确保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延吉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政法督查组,对“平安延吉”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每月通报工作情况,并将创建内容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今年7月,延吉市对火车站前拉客卖淫嫖娼、西市场等商业区绺窃犯罪等8个问题下发了《督办单》,督查组跟踪督办,相关部门限期治理。
完善的工作机制,技术上的支撑,人力上的保障,延吉市平安创建成为和谐社会交响曲中的最强音,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节节上升。( 记者 王春荣 )
·吉林省延吉市创新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八项机制
·延吉市“两新”组织94个党支部集中成立并获批复
·延吉高新区招商引资成效斐然
·延吉交通管理部门采用“六位一体”处理交通事故
·延吉市创新实施“早上接访制”
·延边支队工作组对延吉市人防工程进行消防竣工验收
·延边支队工作组对延吉市人防工程进行消防竣工验收
·延吉贫困“两劳释解”人员获救助
·延吉社会管理创新经验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延吉市委书记金永默: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
·延吉将投资1000万用于社会管理创新
·延吉市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