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山东日照东港区法院:“小杠杆”撬动“大审判”

2012-08-08 10:38: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7月26日上午,法官陈祥勇拿着一张自愿放弃2012年年休假的纸条和一封《关于老法官要学会运用信息系统办案》的倡议书敲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

陈祥勇,今年46岁,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公认的办案能手。半年前,用电脑只有“一指禅”水平的他,对院里搞“数字法庭”、“信息平台”和“自动化办公”等创新举措满腹牢骚,他甚至跑到院长办公室与院长王义宽进行理论,认为这是赶时髦、瞎折腾,要多办案、办好案还得靠钻研业务,总结经验,靠“五加二”、“白加黑”的努力拼搏,把希望寄托在电脑系统上,简直是天方夜谭。二人约定以半年为限,陈祥勇先学会操作审判管理信息系统,之后如果还认为这是赶时髦、花把势,那么输的一方自动放弃2012年的年休假。

仅用了不到三个月,陈祥勇就熟练掌握了信息化审判管理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他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套信息系统。现在,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系统,收了多少案,办了多少案,哪个需要开庭,哪个临近审限等等,原来需要提前一两个小时上班耐心整理的事务,系统都已经给安排好了,哪些先做,哪些后做,打开电脑,一目了然。

东港法院依托信息技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信息化审判管理之路,用“小杠杆”撬动起了“大审判”。

案件信息自动整合——

审判管理实现台账式智能化

8月6日上午9时,民二庭:收案648件,结案557件,未结91件;今日开庭6件,安卫平2件,王长杰2件……;上诉案件10件,维持9件,改判0件,发回1件;5起案件黄色预警,3起案件橙色预警……

周一早上一上班,民二庭庭长赵家娜打开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全庭案件办理情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任意点击每个数字,都能将统计数字链接到具体的案件和承办法官,案件的案号、案由、原被告、电子卷宗、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等信息,都能一键点击进入,逐一清晰展现。简单的整理之后,赵家娜随即组织召开庭务会,对周一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上诉案件情况、节点预警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

“现在,每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审判管理系统,掌握全庭所有案件的办理情况,合理调度安排,提高整体办案效率。当然,每位法官都能随时看到自己承办案件的所有信息。可以说,这个‘下意识’的举动已经成为法官们的习惯了。”赵家娜说。

自2011年开始,为实现审判提速、防止超审限,东港法院在系统中设置了节点管控功能,将所有案件划分为5大类型,围绕案件的立案、排期开庭、庭前调解、审执期限、扎口结案及归档等环节共设置了34个办案流程阶段、93个管理节点,同时根据诉讼法规定对各个节点设置不同的时限,实行“提示、预警、催办、冻结”四种方式的监控。

“开始很多法官有抵触情绪,认为节点控制是在增加法官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提示预警的作用逐渐显现,原来能拖就拖的不拖了,不催不办的不用催了,制度的约束作用让大家更加自觉了,因为在系统面前,人为因素、人情因素没有了滋生余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制度的催化作用。”该院副院长范洪军说。

此外,该院专门研发了案件关联系统,一键点击进入系统,便可以看到与该案件性质相类似的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件以及与本案相关联的所有法条、法规。

绩效考评自动生成——

让业绩评价零干扰动态化

进入该院审判业绩考评系统,今年1至8月的个人办案指标即清晰映入眼帘:“民三庭,刘海燕,累计收案235件,累计结案201件,结收比85.5%,判决数52件,调解数85件,撤诉数64件,发回改判数0件,简易程序审理天数33天,普通程序审理天数102天,正常审限内结案率100%……”

为直观、动态、实时反映法官工作业绩,东港法院专门创设了这样一套软件,根据法官在系统中录入的案件电子档案情况自动、实时组织数据,并将数据以34项审判指标与33项执行指标的形式反映在3个质效统计分析表中,对审判执行质效实施零干扰、动态化监控。

“每名法官都能随时查看这些数据,成绩与不足,反映出的水平与差距,一目了然。成绩靠后的,别人不说,自己心里也不痛快。这样对法官既形成了压力,也注入了动力,可激励法官及时查找不足,提高办案质效。现在大家都个个铆足了劲儿争当‘办案能手’呢。”一名法官感慨地说。

“截至目前,全庭绩效考核成绩在全院排名第六,得分521.93,加减分情况合计+19.81,从加减分明细看,在简易程序使用率方面扣了0.148分、普通程序陪审率方面扣了3.97分,而均衡结案考核、同步录音录像及平均结案天数方面均有所加分,下一步工作我们要针对工作中的‘短板’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把成绩赶上去……”

8月3日下午,东港法院城郊法庭庭长秦国栋组织召开庭务会,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对全庭人员截至当前的绩效考核情况及审判质效工作进行分析点评。

秦国栋介绍,这套绩效考核排名查询功能强大,能做到自动实时更新,对全院各部门和法官个人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指标进行直观动态考核并排名,考核的依据便是本院的绩效考核办法。

这个系统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各类数据的真实有效。“在这里,所有数据都实实在在,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任何人无法对均衡结案率、调解进入执行率、执行到位率等任一数据进行造假,能够动态地反映全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真实情况。”东港法院审管办主任邢英这样评价。

现在,只要能够由信息系统记录、计算、生成、反映、发布的数据均由系统自动生成,审判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调研,编写审判运行动态走势分析、发改案件分析等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为审判管理工作拓展出一个崭新的、更高的舞台。

司法公开双向互动——

让正义的实现零距离可感受

“收到东港法院发来的送达传票的短信时,我还以为是诈骗短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拨打了上面留下的电话号码咨询,原来真是法院发给我的,令我喜出望外。这种短信通知案件信息的方式真是太便捷了。”一位当事人告诉笔者。

自2011年开始,东港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司法公开,投资搭建短信平台系统,所有案件一经立案即由该平台自动发送短信告知当事人案件承办法官、举报电话、开庭通知等“第一手”案件信息,如有疑问和建议还可进行短信互动交流,有效增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东港法院大门外矗立着一个高4米,宽7米的高清LED显示屏。8月7日这天,三五成群的市民站在大屏下,津津有味地驻足观看、品评。原来这里正在直播一起食品安全罪案件,被告人通过收购、加工病死动物尸体,制作成肉制品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

这样的庭审直播每周会有两次,通过选取老百姓关注、反映强烈、普法作用明显的案件进行直播,既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又保证了司法的公信力。此外,为加强司法的互动性和透明度,该院还开通了官方微博,每天发布信息并及时回复网友疑问,用网言网语与网友互动,认真处理网民的批评和监督,耐心疏导化解群众的心结,深得广大网友关注与好评。

“请问这里是东港法院投诉服务中心吗?我有个案子原来通知8月3号开庭,在未征求我意见的情况下,就改变了开庭时间,我人在外地,机票都订好了,这样随意修改开庭时间让我很难接受。”

投诉服务中心主任曹淑梅挂断电话后,立即找到承办法官问明情况,经了解,该法官因孩子生病需到外地就医,所以临时修改了开庭时间,在了解到当事人的情况后,决定按照原来时间开庭,前后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将问题圆满解决。

为集中妥善处理当事人的投诉举报,今年年初,东港法院专门成立投诉服务中心,所有投诉举报工作均由该中心办理。当事人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QQ留言、信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渠道在主流媒体公布,并在立案时向当事人告知,并承诺做到个个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自2011年9月,东港法院开始实行裁判文书上网,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法院所判案件,如果有异议,可以随时上网发表评论,要求答复,进行监督,把司法产品“晒”在阳光下,把审判结果交给群众,是该院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的初衷。

随着裁判文书陆续“晒”网,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邢英的心情代表了大多数法官的想法,“每个案子都要经得起检验,每份裁判文书都字斟句酌,复核十几遍,压力更大了,但上网以后,心里更坦然了!”

“法院不对判决书遮遮掩掩,敢上网晒,这是敞开大门真公开,不但不会降低形象,反而是勇于担责的好事,彰显了司法的自信心。”网友们纷纷留言。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去体现。推进司法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将司法置于阳光之下,让司法真真切切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该院院长王义宽说:“如今在东港法院,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正通过信息化平台直观、真切地感受着阳光司法的无穷魅力。”(樊艳潮 张晓燕)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国务院出台意见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公安部:深入推进刑侦信息化 创新刑侦基础工作
·海南公安: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
·天津政法委书记散襄军:深入推进政法信息化建设
·江苏南通:“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启动信息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