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双向互动——
让正义的实现零距离可感受
“收到东港法院发来的送达传票的短信时,我还以为是诈骗短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拨打了上面留下的电话号码咨询,原来真是法院发给我的,令我喜出望外。这种短信通知案件信息的方式真是太便捷了。”一位当事人告诉笔者。
自2011年开始,东港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司法公开,投资搭建短信平台系统,所有案件一经立案即由该平台自动发送短信告知当事人案件承办法官、举报电话、开庭通知等“第一手”案件信息,如有疑问和建议还可进行短信互动交流,有效增强了司法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东港法院大门外矗立着一个高4米,宽7米的高清LED显示屏。8月7日这天,三五成群的市民站在大屏下,津津有味地驻足观看、品评。原来这里正在直播一起食品安全罪案件,被告人通过收购、加工病死动物尸体,制作成肉制品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
这样的庭审直播每周会有两次,通过选取老百姓关注、反映强烈、普法作用明显的案件进行直播,既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又保证了司法的公信力。此外,为加强司法的互动性和透明度,该院还开通了官方微博,每天发布信息并及时回复网友疑问,用网言网语与网友互动,认真处理网民的批评和监督,耐心疏导化解群众的心结,深得广大网友关注与好评。
“请问这里是东港法院投诉服务中心吗?我有个案子原来通知8月3号开庭,在未征求我意见的情况下,就改变了开庭时间,我人在外地,机票都订好了,这样随意修改开庭时间让我很难接受。”
投诉服务中心主任曹淑梅挂断电话后,立即找到承办法官问明情况,经了解,该法官因孩子生病需到外地就医,所以临时修改了开庭时间,在了解到当事人的情况后,决定按照原来时间开庭,前后不到十分钟时间就将问题圆满解决。
为集中妥善处理当事人的投诉举报,今年年初,东港法院专门成立投诉服务中心,所有投诉举报工作均由该中心办理。当事人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QQ留言、信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举报。投诉举报渠道在主流媒体公布,并在立案时向当事人告知,并承诺做到个个有回音,件件有答复。
自2011年9月,东港法院开始实行裁判文书上网,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查阅法院所判案件,如果有异议,可以随时上网发表评论,要求答复,进行监督,把司法产品“晒”在阳光下,把审判结果交给群众,是该院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制度的初衷。
随着裁判文书陆续“晒”网,该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邢英的心情代表了大多数法官的想法,“每个案子都要经得起检验,每份裁判文书都字斟句酌,复核十几遍,压力更大了,但上网以后,心里更坦然了!”
“法院不对判决书遮遮掩掩,敢上网晒,这是敞开大门真公开,不但不会降低形象,反而是勇于担责的好事,彰显了司法的自信心。”网友们纷纷留言。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去体现。推进司法信息化的目的,就是将司法置于阳光之下,让司法真真切切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公众展示。”该院院长王义宽说:“如今在东港法院,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正通过信息化平台直观、真切地感受着阳光司法的无穷魅力。”(樊艳潮 张晓燕)
·国务院出台意见推进信息化发展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公安部:深入推进刑侦信息化 创新刑侦基础工作
·海南公安:以信息化提升核心战斗力
·天津政法委书记散襄军:深入推进政法信息化建设
·江苏南通:“网上基层社会管理平台”启动信息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