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基层基础建设

云南富源:构建“中心”模式 警务室减量增质

2012-08-08 10:07: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云南省富源县公安局为了充分发挥警务室的作用,更好地提供服务,将全县99个警务室“缩水”为31个片区中心警务室,从而完成了“中心”模式警务室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基层警务的工作效率。

    构建“中心警务室”模式

    年初,富源县公安局对全县社区和驻村警务工作进行调研时,发现全县99个警务室中有一半以上都是 “空壳”,挂了牌子却没有警力。富源县公安局局长段文茂说:“既然是警务室就要发挥作用,就要为群众提供服务,不能成为一个摆设。”

    县公安局作出了对现有警务室“缩水”,加强中心警务室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决定,将原来全县99个社区和驻村警务室缩减为31个片区中心警务室和7个社区警务亭,形成了以人员密集、治安相对复杂区域的中心警务室为轴心,驻村警务工作向周边村委会和村民小组辐射的警务室新模式。

    为建好中心警务室,富源县公安局共投入800万元资金,完善配套中心警务室的基础设施,让76名社区民警,224名协勤人员充实到中心警务室,使中心警务室成为群众身边的小型派出所。

    民警围着“平安”转

    对中心警务室进行完善规范后,富源县公安局又创建了一系列关于警务室的工作机制,通过对民警实施奖惩激励,把民警的工作成绩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调动了民警扎根基层的工作积极性。

    李鼎是黄泥河派出所新寨警务室的民警,他针对新寨社区的实际情况,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建立了3个治安巡逻值班室,组建了一支由社区保安员、调解员、治安员等18人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这支队伍每天上午8时到10时围着集市转,防止自行车、摩托车盗窃案件的发生;下午3时至5时围着居民住宅转,防止入室案件的发生;晚上8时到11时围着学生转,确保学生平安到家,防止抢夺、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案件发生。

    今年5月中旬,迤官村村民因为供电部门停了村里的电,就邀约了上百人分成两个组,一组去电站堵路,一组进城上访。李鼎获悉后,急奔到村口,拦住情绪失控的村民,耐心地做劝说工作。当天下午,李鼎就联系了村办事处、居委会、居民代表、电站的相关人员一起协商此事。经过了解,停电是因为电站部分线路出现故障,但是村民不相信,认为是电站故意不给村里供电,坚持一定要上访。为了让群众安心,李鼎当晚还买了一箱蜡烛送到村里发到每户村民家,次日又组织5名群众代表到电厂实地验证,消除群众的疑惑,一次上访事件也因此平息。

    “民生警务”赢民心

    “嘎啦警务室设立了便民阅览室,没事我就可以来这里找些关于农业科普方面的书看看,真的是方便多了。”家住黄泥河镇嘎啦村的村民王四河开心地说。

    嘎啦中心警务室民警在走访群众时了解到,以彝族群众为主的嘎啦村文化生活极为单一,村民除了打牌小赌、喝酒消磨时间外,就再没有别的娱乐方式,还常常因为喝酒发生矛盾纠纷。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黄泥河派出所收集、购置了500余册文化、农业科普、畜牧养殖等方面的图书和报刊,在中心警务室里开设“阅览室”,免费为辖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他们还为辖区儿童准备了课外读物,学生课后可在这里学习读书。

    据介绍,民警在中心警务室设立了阅览室,既为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供了帮助,还通过这一形式从村民身上获取了很多治安信息,村民有什么消息都会及时向民警反映。今年1至6月,群众共为警方提供社会治安信息800多条,中心警务室架起了警民连心桥梁。(罗力生 周金锐 孔令彪)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防控体系专群化打造民心警务
·宁夏:银川公安建立首家医院警务室
·青海建立500个“消防警务室”
·辽宁辽阳:为百强非公有制企业设警务室
·厦门:治安志愿者成为警务创新“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