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新思维开启法院文化建设“核”动力

2012-08-07 11:22: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解读“四大功能”诠释核心价值

    以文化诠释司法。广东法院对法院文化赋予了“四大功能”:铸魂、弘法、育人、惠民。

    解读一:铸魂

    “回到最初的地方,找寻法治信仰的源头。”2011年3月20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邝子球率领全院新任法官来到江西瑞金——共和国第一个法院所在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邝子球和所有新任法官庄严地举起了右手。

    “必须要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帮助法官们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法律坚定的信仰,从而使法官从内到外焕发活力。”佛山中院院长、诗人作家陈陟云对法院文化建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秉持公正、追求真理、成就卓越、走向崇高”,佛山中院的院训成为该院法院文化建设的“缩写”。围绕凝聚法院精神、打造法院精神家园,广东各级法院开始更加专注于提炼属于自己的院训。“公正”、“清廉”、“正德”、“忠诚”、“卓越”……越来越多的词语被列入法院的院训。

    解读二:弘法

    广东法院文化建设的另一个目标是:彰显正义的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院文化不是搞几个图书室、阅览室、咖啡室就可以了,法院文化建设要把“落脚点”放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公正办案上。”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法学博士、广东高院常务副院长陈华杰认为,公平正义始终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追求。

    今年2月29日,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在广东高院公开开庭审理。全世界上百家媒体蜂拥广东高院,全世界的目光似乎都停留在这里。

    广东高院自信而从容地接待了几乎所有到场的记者:开设了四个同步视频旁听室,广东高院“官方微博”第一次以近乎现场实况的方式进行了全程庭审直播。事后,《华尔街日报》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道:负责审理此案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腾讯微博上实时播报庭审过程,这是中国政府显示对公众提高透明度的举措之一。

    “法院文化建设要通过传播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惩罚违法犯罪、加大执行力度、创新司法建议等,向全社会昭示人民法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决心,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念。”陈华杰告诉记者。

    解读三:育人

    突出“以人为本”,广东法院文化建设把“主阵地”放在了每一个干警身上。

    一本《幸福的方法》在广东法院被很多干警“热捧”,广东法院内部网的“学习点将台”上,交流主题和内容经常引发“热议”;深圳、东莞等地的法官讲坛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干警自如地站上了讲台……

    广东法院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乐观心态,引导广大干警追求进步和自我价值实现,把典型树起来,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树立“争当好法官、名专家”的人才工作导向,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浓厚氛围。

    注重培育法官良好的司法作风。广东高院下发了《法院干警文明用语和职业忌语》,佛山市三水区法院还采用同步视频庭审观摩,随机抽查、点评通报法官庭审司法礼仪规范情况;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走廊、进法庭、进办公室”等“六进”活动,促进干警思廉、向廉、守廉,韶关市武江区法院院长杨乐华自编的“廉洁自律四字歌”不仅在当地被唱响,更被中纪委转发推广。

    解读四:惠民

    “到法院不打官司来参观”,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法律文化博物馆成为深圳市民经常“光顾”的地方。

    “透过法律文化展这个‘窗口’,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法治的进步和人民的进步,让人民群众更深入地读懂法院。”南山法院院长丁建华告诉记者。

    建设社会性、群众性、开放性法院文化,努力打造“普惠型”法院文化:汕头中院图书馆成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肇庆中院将广场、院史室、荣誉室、图书室向社会公众开放,东莞2个法院的图书馆被设为东莞市图书馆分馆;加大了两个“文明窗口”建设规范,全省法院有4个窗口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25个窗口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

[责任编辑:王苗苗]
相关报道

·王胜俊要求以文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
·广东启动法院文化建设“岭南工程”
·略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中的文明精神
·自觉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
·广东高院发布文化建设标准50条
·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核心价值观是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
·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试论法院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树形象的内涵是提升司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