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江西日报:莫把价码当价值

2012-08-06 16:17: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桑林峰

    当前,社会上有的人把人生价值直接与金钱对接,认为赚的钱多,工作价码高,就有人生价值,反之则认为做人很失败,人生没有什么价值。这样的观念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价格和价值不是一回事。在社会领域、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价码和价值更不能画等号。财富不是生命的目的,它只是生活的工具。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只能是彰显价值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如果一个人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那么这个人便患上了严重的“价值盲”。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看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我们不能把挣钱的多少看做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而应把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作为崇高的追求。

    有哲人说:“把金钱奉为神明,它就像魔鬼一样降祸于你。”把人的价值与价码、价格、价钱画等号,必然会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一味地追求金钱,忘记了社会担当、家国情怀、人文关怀,必然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推动社会进步、扶植正义事业、会聚正向能量作为人生目的,才能正确对待“价码”,防止自乱方寸、美丑颠倒、道德失范,避免“金枷套颈、玉锁缠身”。

    金钱不是衡量地位身价的标尺,而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可以照出人境界和品格的高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却将国家和总后勤部奖励的6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如果自己能为后人留下一个事业、一种精神,那就会感到真正的富有和欣慰”,这是吴孟超的价值观。他对学生的要求,不是能挣多少钱,而是能否“为国争光、为民族争光”,结果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创造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财富。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留下多少。社会生活中,物质财富必不可少,而精神财富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当年的“两弹一星”元勋,如果把人生价值定位在“高价码”上,就不会有今天的“两弹一星”精神和壮美的航天事业。人民公仆杨善洲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百姓创造资产3亿多元,但他留下的为党尽责、为民负责、艰苦创业的精神,远远超过“3亿多元”的价码。还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自愿到贫困地区支教扶贫,旨在推动社会进步、承担青年责任、追求人生理想,其人生价值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曾有一位名牌大学的教授对他的毕业生说:“今后的五年之内,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可以获得六位数的年薪。但是如果这就是你们想要的,你们就是浪费了大学对你们的教育!”不仅仅是青年学子,包括社会任何阶层,在脚踏实地的同时,更应常常仰望星空,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名利,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让个人成长进步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在奉献青春、奉献智慧、奉献爱心中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