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海涛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省委《关于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当前解决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一剂良方,是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路径。
一、注重加强教育,提高践行《意见》的内生力
作风是思想的体现,教育在干部作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引导作用。贯彻《意见》精神,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教育,让领导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党性休养,锤炼政治品质,坚定政治立场,提高自身政治素质。通过思想教育,传承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红安精神,把红安精神转化为追求理想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转化为全民创业的社会风尚,在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干事创业。加强主题教育,正本清源。开展“四学三转三立”主题教育活动。“四学”是学知识、学政策、学历史、学先进;“三转”是转变思想观念、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三立”是立标准、立规矩、立形象。
二、注重健全制度,提高践行《意见》的推动力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形成靠制度锤炼新作风的机制。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成果化”的要求,将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细化成具体的项目和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网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推行“六考”实绩考核制度,人人考责。“六考”是在思辨中考“学”、在担当中考“德”、在履职中考“能”、在精进中考“勤”、在比较中考“绩”、在自律中考“廉”。推行“四全问责”制度,人人担责。“四全问责”是岗位履职全席位问责、服务中心全方位问责、时序进度全过程问责、责任目标全考核问责。
三、注重强力监督,提高践行《意见》的约束力
贯彻落实《意见》,把干部作风公开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约束干部作风转变。注重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公布县委、县政府领导姓名、联系电话,实行门牌标识、开门办公、开门接访。建立社情快速处置机制,完善经济110投诉机制,建立行风热线、网络“百姓之声”。发挥媒体曝光作用,发挥法纪监督作用,约束干部行为规范化。在自纠自查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察局会同执法部门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对作风方面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实施问责,从重从严查处并予以曝光。
四、注重领导垂范,提高践行《意见》的感召力
当好学习宣传《意见》的表率。作风建设是一个上行下效问题。把学习宣传《意见》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采取专题讨论、论坛、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引导。当好倡导引领《意见》的表率。贯彻执行《意见》,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领导干部要在干中“领”,在说中“导”,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作风带动本地区本单位作风建设,真正把《意见》落实。当好监督执行《意见》的表率。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把作风建设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在工作、生活中,树立老区干部的新形象。
(作者:红安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