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宪元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既有的人类发展模式的经验总结和创新超越,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经90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既要我们倍加珍惜、继续坚持,又要我们不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创造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提供带有普遍意义的战略启示。
必须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切以人为本,忠实地体现了“人民的生计大于天”的中国政治传统的精华,这就是中国的政道,也是人间正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实现了从世界第六到第二的跨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明确强调要把重点放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关乎人民基本生计的民生这个根本问题上。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使改善民生成为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的首部“民生五年规划”——鲜明地提出了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5%的年增长率的目标,同时也高于GDP的增长率。
从世界发展来看,重视民生也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中国人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倍加珍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和自信。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持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积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大胆借鉴外国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要遵循世界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还要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1921年之后的中国历史看,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出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无论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还是其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吸收了世界各国发展的有益成果,凝结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的探索和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它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复兴之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艰辛探索的现代化强国之路,其实质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必须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核心就是共同富裕。我们所说的先进生产力,就是使先进生产力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开放,使十几亿中国人民一起创新,而不是只把先进生产力垄断在少数人手中。我们所说的发展,是指十几亿人民不断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是指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不会停止,中国的科学发展之所以一定能够实现,就是因为它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参与和支持。
第二,必须不断发展绿色创新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比较低收入条件下就已经明确提出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要对全人类负责,首先就要对十几亿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创新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因此,继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后,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由于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了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发展客观上已经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以及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如果不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将来的发展势必会遇到很多阻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作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