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平安新疆

新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日趋完善

2012-08-06 11:18: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法制报 

    作者:陈泽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跨地域就业、谋生。这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各地政府都要面临的一道课题。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我区针对流动人口管理转变理念,加强创新,变管理为服务,取得了极大的实效。流动人口落地生根,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谱写了共建美好家园的乐章。

    百万流动人口受益

    对外来务工人员玉山江·卡得尔洪来说,申领居住证是个非常轻松的过程。“去年9月,我来库尔勒市的第一天,社区干部就上门为我采集信息,很快便办好了居住证。接着,还通过信息网络帮我找到了工作。”玉山江说。与玉山江一样,在居住证办理使用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体会最深的便是社区工作人员周到的服务。

    为解决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治安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难题,我区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力度,推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一证通”制度,倾力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去年8月,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暨推行居住证会议召开后,我区推行居住证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去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应增加。

    截至今年7月13日,全区登记流动人口171万余人,办理居住证111万多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力推行居住证的同时,我区很多地方还依托居住证推出了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再就业培训等多项福利措施。为给流动人口做好服务,我区各地、各职能部门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

    变管理为服务

    乌鲁木齐市黑甲山管委会后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亚静说:“我们从社区做起,最大限度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本市居民同等待遇,图书阅览室免费向居住在社区的所有人员开放,家教中心和青少年培训中心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文化知识辅导,幼儿园向流动人口敞开大门,为流动人口推荐就业岗位,对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

    事实上,我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早在2009年1月就已经开始了。当年1月,新疆流动人口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全区所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在任何一个地州市只要输入要查找人的基本情况,几秒钟就可在信息库中找到。假如对方使用的是伪造的身份证,数据库经过导入人口查询网络后,马上可以辨别真伪。尤其是在出租房屋管理方面,既有效打击了藏匿在出租房内的犯罪嫌疑人,又有效避免了承租人因使用伪造身份证给出租人带来的经济损失。

    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朱昌杰在近日召开的全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说,全疆各部门要在进一步规范居住证管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将服务更多地体现到管理中去,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活居住、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使流动人口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让流浪儿童回家

    今年16岁的麦尔旦目前正在新疆工读学校学习(化名),他心中充满对政府和家乡人民的感激。麦尔旦7岁时被犯罪团伙从吐鲁番拐骗至广东进行扒窃。2011年5月,他被警方解救回疆,同8月,警方费尽周折找到了他的父母,麦尔旦重新感受到了家庭温暖和社会关怀。

    解救内地新疆籍流浪儿童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历来高度重视。

    2011年4月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宣布,将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街头流浪的新疆籍儿童,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健康成长。

    为让回家的未成年人感受到温暖和亲情,去年,新疆调整了自治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未成年人生活标准,由每人每天8元提高到15元,通过科学搭配膳食结构,加强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受助未成年人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家庭般的温暖。

    自去年4月以来,我区民政部门已从内地救助站接回1198名儿童,加上公安部门在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行动中解救的流浪儿童,已有超过1600名新疆籍内地流浪儿童回家。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