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法院92%案件审结在基层

2012-08-06 09:30: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2008年以来,山东全省151个基层法院、607个人民法庭共审执结各类案件369.9万余件,诉讼标的额27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59.6%,占全省法院案件数量的92%。这是近年来山东法院固本强基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出一组数据:近几年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2%以上,民商事案件调撤率在70%以上,上诉率、二审再审发改率、信访投诉率逐年下降,审限内结案率达98%以上,实现了“三升三降三提高”的目标。回顾这些成就的取得,山东高院院长周玉华认为,这得益于通过用科学理念引领基层,用创先争优激励基层,用真情关爱温暖基层,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的“创造力”,筑起了稳如泰山的齐鲁司法“金字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是努力的方向。周玉华提出了“质量更高、速度更快、成本更省、效果更好”的“四位一体”的办案目标,“以当事人为本,视当事人为父母兄弟姐妹”指明了法官作风努力方向,“权利救济、公权制约、纠纷终结”道出了当代司法的“三大功能”,“精品案、和谐案、铁案”是对案件分流的宏观梳理,“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办案竞赛、鼓励法官比学赶超……这些成为全省2万多名法官执法办案的理念引领。

    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基层法官创造力。全国模范法官、临沂市兰山区法院半程法庭庭长王永涛代表全省2万多名法官,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他扎根基层法庭16年,办案4500多件,无一矛盾激化、无一涉访、无一错案。在山东法院,不断涌现的“金牌”法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推出了以济南市市中区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吕青名字命名的“吕青关爱成长热线”,以青岛中院刑一庭助审员吕燕命名的“吕燕合议庭”等群体形象。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有200名法官获得办案能手、20名法官获得“十佳办案标兵”称号,有25名法官荣获全国模范法官或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

    “金牌”法院同样熠熠生辉。东营中院被中央政法委推广为全国政法系统的学习榜样,临沂中院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弘扬沂蒙精神、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在挖掘沂蒙精神内涵中提炼法院精神。4年来,还有济南市市中区、东营市东营区、潍坊市潍城区、淄博市淄川区等地10余家法院分别荣获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或法院文化建设、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金牌”经验也层出不穷。他们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注重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总结推广潍坊、淄博、日照、临沂等各地法院创造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量刑规范化、立案信访窗口标准化建设、前科封存、诉讼诚信体系建设等经验做法,不断激发基层的生机与活力。

    牢固树立基层优先理念也是取得这一成果的重要因素。他们坚持面向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基层的工作需求,努力克服制约基层发展的困难障碍。针对案多人少、法官断层、青黄不接问题,近4年来为基层法院补充了1900多人。同时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干警职级待遇、福利待遇,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行发放加班补助等措施。坚持在晋级晋职、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向一线法官倾斜。

    他们将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的80%分配到了基层,同级财政安排的办公经费和业务经费年均增长都达到10%以上,大部分基层法院基本完成了新一轮审判庭和人民法庭的建设任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网上办公、办案得到普及,推动建立司法经费正常增长机制。(许俊美 邵泽毅)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