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美,这里的警察更美!在大街上很容易就能找到他们,他们办事效率非常高,我十分感谢!”7月25日,因护照遗失、险些耽误行程的韩国游客朴太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海拉尔分局流动警务车执勤民警的帮助下,很快办理了护照补领手续。
海拉尔是呼伦贝尔市的中心城区,被誉为“草原之都”,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周边大多是牧区和林区,地域面积大、环境复杂、人口流动大。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每天进出港航班就达70架次、外来人口多达近万人,公安机关在管理中存在很大难度。为此,海拉尔分局结合城市特点,构建了空中、地面相呼应,交巡警、特警、派出所民警、治安警、保安员联合参与的“立体化”巡逻防控机制,全面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率逐年攀升。
警用无人直升机六次勘测排除险情
2011年6月,海拉尔分局购置了一架警用无人直升机,该机最长飞行时间近3个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2000米,配置警报器、扩音器、摄录像等设备。在大型活动现场、人员密集区和抢险救灾中,警用无人直升机展示出小巧灵活,既可以对目标实时跟踪,又可以悬停监控的优越性。
今年6月,海拉尔暴雨频发,伊敏河海拉尔段水位高涨。分局110指挥中心监控到几处险情,但是警车和民警却无法进入发生险情的地段。此时,警用无人直升机先后6次进行勘测,有效排除了险情。
“利用警用无人直升机实行空中监控、地面掌控,可以增大视角、提升效能,缩小警务装备和警务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距离,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实战能力。”海拉尔分局局长郝枝国说。
38辆流动警务车可办理多项公安基础业务
为尽可能地挤压犯罪空间,力争在第一时间为百姓解决困难,海拉尔分局借助科技支撑,把警力尽可能地摆在街面上,强化街面巡逻机制。今年6月底,分局投资600万元购置的38辆流动警务车全部上岗。
流动警务车按照警务用车制式特制,车内装备有公安内网电脑、3G视频传输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及饮水机、冰箱、空调等各类便民服务设施。针对海拉尔冬季寒冷的情况,车内还配备了韩国进口地暖设备,在零下20至30摄氏度时,也可以保证车内温度在16至17摄氏度。在流动警务车内可进行现场指挥调度、接报警登记反馈、信息查询、案件处理、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一系列公安基础业务。
“最近局里配发给所里的流动警务车,不但能为生活在山上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夜晚还成为让群众感到安全的‘灯塔’。”靠山街派出所所长赵智云说。
据统计,海拉尔分局将警力摆在街面上工程开展以来,人民群众满意度提高了19个百分点,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9%。
多警种联动开展巡逻防控
与流动警务车相呼应,海拉尔分局整合110指挥中心、交巡警大队、特警大队、派出所等部门,共同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形成诸警种参与的巡控机制,积极做好社会面防控工作。
交巡警大队每天出动10台巡逻车及3台流动警务车,每车配3名民警,在大街小巷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各派出所在本辖区内对重点治安地区、旅店、网吧、案件易发处巡逻排查;特警大队每天派出3至6名民警配合交巡警做好街面防控工作,并制定24小时备勤制度;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就近民警赶到现场,做到快速反应,民警赶到现场后,用最快时间将案件处理完毕。同时,他们还加强了打击整治力度,重点打击群众反映突出的犯罪,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专项行动。
区域警务联动有效节省警力资源
由于海拉尔地域跨度大,公安机关在追捕在逃人员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提高追逃效率,加大打击力度,节省公共资源,海拉尔分局与毗邻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安局和陈巴尔虎旗公安局建立了警务联动机制。在追捕在逃人员或者处理突发事件时,相毗邻的公安局之间派遣警力互相支援,以减少资源投入。
今年5月,海拉尔居民李某到陈巴尔虎旗盗窃了30头牛。陈巴尔虎旗公安局经过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信息传到海拉尔分局。分局刑警大队迅速将李某抓获,并移交给陈巴尔虎旗公安局。
通过各地区之间的警务联动机制,今年上半年,海拉尔分局命案破案率达到100%,与去年同期相比,破案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记者 陶炜 霍志荣 通讯员 苏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