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南

2012-08-02 17:22: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所有重要领域都具有导方向、控全局、管长远的作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基本遵循,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坚持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科学理论动员和凝聚人民群众的程度,取决于它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程度。科学发展观确立的以人为本核心的价值理念,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略,为实现和增进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精神鼓舞和意志凝聚作用。一方面,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的时代条件下,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主心骨”。另一方面,打破陈旧思维定势和落后习惯做法的羁绊,迫切需要解放思想,使人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切实使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的思维定势转变到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的科学思维方式上来,使推动科学发展的方略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与形势任务相适应。

    坚持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事业发展与开拓创新统一起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开拓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集中反映,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所倡导的统筹原则、协调原则、质量原则、效益原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必须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基本遵循,使之真正成为统领发展全局的总开关和总枢纽。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长期坚持,使之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各个领域。同时,也要看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始终有一个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发展、推动发展的基本遵循,不是把科学发展观教条化,而是要把它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运用其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人本原则和统筹兼顾方法,指导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发展本身是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始终需要在全面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把用科学发展观衡量利弊得失与确立正确导向统一起来。以更加完善的制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衡量利弊得失、确立正确导向。科学发展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真理观与为人民谋利造福的价值观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把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高度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从价值观的层面看,就是要把它作为最高价值尺度,用它来衡量利弊、检验得失,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正确的导向。要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审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政策制度,坚决抛弃一切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陈规陋习,坚决革除一切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体制弊端。要大力强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地为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情“开绿灯”,毫不含糊地给那些偏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东西“亮红灯”,重用和提拔那些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才,坚决处罚那些背离科学发展观搞所谓“政绩工程”、造成不良后果的干部,以政策制度的威力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以最大限度地增进人民福祉为最高价值尺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舆论导向、政策导向、用人导向和政策制度导向。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毕京京)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