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 朱书缘 万鹏)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网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严书翰教授。
记者:十八大召开之前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请您作一下总体评价。
严书翰:当前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三是我们即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处在这样时期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我们能看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有这么一个规律性的特点:每当全国党代会召开之前,党内党外思想、思潮特别活跃。其中难免有错误的思想、思潮干扰,而且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有些杂音、噪音还是挺大的。这就有一个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任务。我们党面对这种情况头脑是清醒的,也是有经验的。所以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对统一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统一思想认识主要是解决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制度这些根本问题。
记者: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坚持什么样的制度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请您为广大网友解读一下其中的丰富内涵。
严书翰:“7.23”重要讲话提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的重要论断。其中内涵是很丰富的,对于坚持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大家并不陌生。需要指出的是,今天我们对它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质的规定性:一是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包括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从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就可以看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内涵丰富。
需要指出的是,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高举旗帜是毫不含糊的。从邓小平提出我们要世世代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到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再到十七大全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作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形成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最全面最规范的概括。根据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可以看出,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定型化。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十七大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第一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指出这个理论体系的品格“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还指出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迟迟才开始改革和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其前提就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比如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但是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即体制必须改革,不改革社会主义就没有出路。今天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深化了,认为它是一个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