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辽宁日报:更加坚定有力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012-08-02 14:25: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邓泉国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讲话精神,对于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是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10年;是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变革的10年;是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始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并显示科学发展观强大生命力的10年。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从时间跨度上说,是本世纪的头20年;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定历史阶段。国际经验启示人们,在这一阶段既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和改革就处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时代命题又一次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0年来,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积极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得到同步发展、快速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些成就必然大大增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

    这样提出问题,从客体上说,是由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重大课题所决定的。如,我们一方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等等。情况表明,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还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降低污染和消耗,更加注重让百姓更多分享发展成果。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与回应。

    这样提出问题,从主体上说,是由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思维惯性,以及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本领不足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有些同志习惯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往往用惯性思维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用老眼光、老思维、老路子、老办法去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力本领不足,则突出表现为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显得力不从心,致使许多工作开展不力,甚至违背规律,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的步伐。因此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本领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讲话中对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更加坚定的决心”体现了鲜明的态度。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发展现实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距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充分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必须不仅重视经济发展指标,还要注重全面发展,重视社会发展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必须上下同心、各地同步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

    “更加有力的举措”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推动科学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贵在以切实的举措加以落实。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

    “更加完善的制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影响科学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大都可以从体制上找到原因。因此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在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改革举措,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从现实来看,要使制度保障具有实效性,有两个问题要引起特别关注: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改革,注重制度创新;二是要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评制度,发挥干部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切实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作者:辽宁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