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黑龙江日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利用好国家区域政策

2012-08-02 14:18: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崔玉斌

    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规划陆续出台,优质政策资源配置和布局已经形成。我省又一次成为国家有关政策的交汇和叠加区域。学习、研究和落实这些政策,关系我省发展全局和长远大计。

    一、兴边富民政策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是2000年正式实施的,现已收到很好的效果。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申: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国务院决定:“十二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要拓宽政策覆盖面,加大资金、项目、政策投入,也即实施比“十一五”更加宽、大的政策,同时也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和配合。这对我们边疆大省是一大利好。去年6月,“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发布,规划对全国“十二五”时期兴边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固、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五项主要任务。确定的重点工程由“十一五”的10项增加到15项,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口帮扶支援力度等七项政策措施。我省与俄罗斯有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年来,初步改变了面貌。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准确领会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政策,促进边境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升我省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

    二、西部大开发政策

    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10年。今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时指出,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此,《规划》提出了:明确主体功能区,对重点地区实施分类指导;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优先发展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等八项任务。在空间布局上,把沿边开放区列入西部六类区域之一加快发展。提出要抓紧研究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边境城镇、重点口岸、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一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即“十二五”期间,国家已把西部开发政策推广和覆盖到边境地区。赋予边境地区以“西部概念”。另一方面,又把边境地区的发展纳入《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给予优先考虑和特殊政策保障。由此,边境地区可以享受更多、更优惠的政策支持。我省18个边境县(市、区)的主要指标占全省的比重大约为:土地面积32.9%、GDP7.5%、工业总产值3.2%、地方财政收入3.4% 、对外贸易70%左右、对俄经济合作和旅游也占全省较大比重。边境地区既是我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我省的“西部”。我们应利用好国家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上工业大项目,发展具有边境特色的优势产业,加快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步伐,尽早实现强区富民的目标。

    三、东北振兴政策

    “十一五”时期,东北振兴取得了全面成果,东北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此,《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八项任务:一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巩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二是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三是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四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五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的能源体系。六是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江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七是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包括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八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与上述任务相配套的支持鼓励措施也将陆续出台。上述八项任务的针对性很强,都是东北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还有不少我省的大型建设项目直接立项于《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哈尔滨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黑河、绥芬河扩大开放,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等。这些项目将为我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9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排位下滑—止跌回升—追赶超越”的过程。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五项主要指标,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全部高于“十五”时期,与东北同期的平均速度相比,多数指标差距缩小、接近,个别指标超出。去年上述指标的第二、三、五项分别高于东北的平均增长速度1.3、0.1、25.8个百分点,其余两项低于东北0.2和1.6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缩小。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的趋势十分明显。随着国家东北振兴“十二五”政策的全面落实和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我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