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
作者:邸乘光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发展图景进行规划,是一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实践的基本结论和基本经验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高高地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首先,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次,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形成的三大理论成果,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再次,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
首先,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是建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基础之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一再失败的结果证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曲折探索之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其次,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是建立在两个时期纵向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加之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的错误,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了严重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非常严肃和认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开始了新的探索。30多年来,始终紧紧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正是从改革开放前后这两个历史阶段的纵向比较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再次,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是建立在国际观察横向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不仅使我们从我国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中、而且也使我们从国际观察横向比较中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标
首先,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功开辟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条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其次,要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用它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以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
再次,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经过9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逐步形成和确立的。这一套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它、发展它。
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四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前进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它,这是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