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巨峰主持专题会研究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服务民生工作
8月1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主持专题会,召集省级主要群团组织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服务民生工作。
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残联、省科协、省侨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介绍了各组织关爱弱势群体、促进民生改善的做法和经验,交流了在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遇到的困难。省发展和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部门负责人也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随着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快,一些新的民生难题不断涌现。近年来,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四川省正逐步解决大部分具有共性的民生难题,但对一些特殊困难,现有的政策体系和工作安排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与会者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帮助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留守妇女的灵活就业问题,重症残疾人的生活救助问题,加强灾害应急科普的问题,等等。讨论中,蒋巨峰特别指出,四川省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任务格外繁重,各级各部门和群团组织对此要高度重视,集中全省智慧,整合各种力量,力求从省级层面形成加强此项工作的一揽子整体方案,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基层。
蒋巨峰说,近年来,全省群团组织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大家创新工作、主动作为,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我代表省政府向大家表示感谢。当前,我省正朝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在实施好普惠性民生工程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难题,帮助他们跟上同步全面小康的步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发挥各自优势,深入特殊困难群体,传递群众心声,与政府各部门一道,帮扶和服务好困难群众,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蒋巨峰强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民生政府,随着四川省公共财政从“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民生工作已经有了更强的财力保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财政的公共保障功能,切实解决更多民生难题。
对会上提出的新的民生工作建议,蒋巨峰指出,凡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应保尽保,并尽可能纳入现有工作安排和政策框架,从而实现长期规范化运行。对于暂无现成政策但又涉及面广、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符合公共保障原则的情况下,政府要统一制定方案、整合行政资源、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以解决。对于个别特殊困难,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各地各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共享资源,确保既不出现空白盲区,也不出现交叉重叠。
四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说,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重视群团组织的作用。全省群团组织要按照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与政府各部门一起,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参加会议。(记者 谭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