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理论阵地

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在于使马克思主义面对现实

2012-08-02 14:27: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求是 

    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必须在以下三个问题上有着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或者说才有资格参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是不是还是指引人类前进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在总体上还是正确的吗?倘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已基本否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对当今世界没有现实意义,那么也无须再将其时代化了。加以时代化的理论必须是基本正确的理论。一个理论明明已被淘汰再怎么把它向前推进也挽救不了它。我们所要使之时代化的理论肯定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理论。如果你从根本上不认可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已完全“过时”,那么你何必还跟着嚷嚷“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呢?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一种需要不断修正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需要不断开辟真理的道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如果死抱住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不放,用完全僵化、凝固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那么在他那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完全没有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必须既要用价值的眼光又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审视,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呈现于前。与一个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屑于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第三,修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仅仅依靠关在书斋里,钻研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概念、词句就能完成得了吗?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是“啃书本”还是“面对现实”?现实告诉我们,一些人即使是基本认可马克思主义,并且有着推进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的真诚愿望,也就是说,即使他在上面所说的前两个问题上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如果他只愿当个“学院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即只是在书斋里“摆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那么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上必定无所作为。

    在明确了“面对现实”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重要性以后,还有一个如何“面对现实”的问题。“面对现实”是要有理论勇气的,并不是只要在思想上有了“面对现实”的意愿,就一定能让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了。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的解释,“现实”(reality)与“事实”(fact)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面对现实”不等于“面对事实”。“现实”具有历史性和总体性的特征,它反映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冲突。“现实”的世界总是一个矛盾的世界。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现实”就是“面对矛盾”。一些人即使是跨出了联系实际的一步,但如果他们总是只停留在“事实”的层面上,只想就事物的现象作些表面文章,只是满足于论证、粉饰“既定的事实”,而不想深入到“现实”的层面,不想揭示事物的真实的本质,不想接触现实的矛盾,那么他们的所谓联系实际只能是事倍功半。这种联系实际既不能使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产生作用,也不能在这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检验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所以,凡是不勇于正视矛盾,即不愿意使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面对充满矛盾的现实,而回避矛盾,即只愿意使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为现实唱赞歌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履行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使命的。

    今天,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面对现实”就是面对改革开放的现实。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当今处于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的改革开放又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与问题得不到化解,那么改革开放的事业就不能推向前进,甚至还有可能将已取得的成就丧失掉。在一定意义上,新起点就是新矛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面对现实”实际上就是面对这些日益激化的矛盾。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不直面这些矛盾,一心想躲进一个“安全的地带”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日子,没有一种责无旁贷的“担当”意识,我们怎么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发挥指导功能,又怎么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可以说,当前中国的发展是处于一个关键时刻,矛盾丛生、问题成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有用武之时,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好时机。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