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黑龙江

服务民生得民心 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纪实

2012-08-02 09:40: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黑龙江边防总队官兵为同江八一希望小学捐款。(邱小平 摄)

  

        双鸭山市新阳边防派出所民警救助轻生老人。(王庆才 摄)

  

      黑河市四嘉子边防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吕涛 摄 )

  

       伊春市红光边防派出所所长张亚才携警走访木耳种植户。(高学德 摄

    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始终坚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着力点放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上,广泛开展“N+1”警地帮扶活动,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以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辖区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98%以上。近日,该总队又集中部署为期3个月的关爱辖区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活动。目前,该活动正在进行中。

    民生为本 “N+1”模式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所有的工作中,民生是根本,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紧紧围绕带有根本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点民生问题来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拥护。

    宋洁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大佳河乡的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2+1”帮扶活动中,佳木斯边防支队支队长王庆与该县大佳河边防派出所民警杨晋涛共同帮助她,王庆每学期拿出500元给她交学费,并常去饶河看望她,还专门以家长的身份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在宋洁生日的时候给她买来蛋糕。在平时,杨晋涛负责照顾宋洁家里的事儿,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宋洁以《我有一个警察爸爸》为题,写了一篇饱含深情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她和“警察爸爸”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诵。

    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在创新社会管理探索中,形成了具有龙江特色的“N+1”服务新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帮助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的“3+1”模式,即由边防派出所党支部联合驻地村党支部、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起政府、边防派出所、致富带头人共同帮扶1户困难群众;帮助困难儿童重返校园的“2+1”式,即由1名领导干部(副团职以上)和困难儿童户籍地的1名边防民警,共同帮扶1名困难儿童上学;帮助基层解决党建难题的“1+1”模式,即1个边防派出所党支部和1个地方党支部结对,共同开展党建活动。

    近5年来,该总队累计出资近百万元,设立了“关爱困难儿童和孤寡老人工程”基金,推出“2+1、手拉手”帮扶机制,累计捐款83万元,将辖区700余名困难儿童、1000余名孤寡老人纳入帮扶计划,将368名特困生、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纳入警地帮扶救助体系。他们先后开通了“袁春红爱心网”、“谭勇便民网”和“刘晓亮民生网”3个互联网络服务平台,方便群众不出家门就可以掌握各种生活信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生活。

    在服务民生工作中,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始终“脚踏实地”。正如该总队总队长史祯平所说,我们不搞形式,不讲大话,不做虚功,不图虚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群众利益开展工作。以“民生”为出发点,最终赢得了“民心”。

    平安建设 “三条主线”提升群众安全感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着眼于群众最关心的治安问题,通过牢牢把握“大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大规模开展走访、大范围化解社会矛盾”这“三条主线”,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提高群众安全感。

    2011年8月27日,双鸭山市黑蜂工业园区的80名农民工因工资未及时发放,在园区内打起横幅求说法。双鸭山市通江边防派出所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及时将情况向饶河县相关部门反馈,并对参与索要工资的农民工进行规劝、疏导。经过近5个小时的协调和现场治安维护,黑蜂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经理最终紧急筹集到100余万元资金。当日18时,拖欠的工资全部足额发放到80名农民工手中,一次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在边防派出所主动协调下得以解决。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边防辖区有1421个行政村(社区)、110万农民,约占辖区人口总数的一半,保障广大农民的收获果实颗粒归仓,成为一件事关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大事。每年秋收季节,黑河边防支队的83个护秋保收巡逻队都会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还在重点路段、重点粮库、粮食集中储存点等部位安装监控设备,确保秋粮的安全。在黑龙江边境辖区,像黑河边防支队这样的护秋保收巡逻队有782个,每年开展巡逻2.7万余次,辖区农村的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18%、刑事案件下降了30%。

    融入中心党建工作引领服务边疆发展

    以党建工作引领社会管理创新,这是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成功尝试。

    干练、精明的中年汉子焦海波是嘉荫县朝阳镇永安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短短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95%的村民都盖起了新房,村民们谈起焦支书,纷纷伸出大拇指: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而焦海波却微微一笑:“我们真正的主心骨是吴副书记。”

    他提到的吴副书记,就是兼任永安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朝阳边防派出所民警吴国章。原来,焦海波和吴国章结成了党员共建对子,吴国章积极协助村“两委”工作,根据该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技术的带动、无技术的发动,有意识的牵动、无意识的调动“四动”工作法,帮助村里不少村民脱贫致富。

    永安村的变化是黑龙江边境地区警地党支部共建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该总队党委联合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在全省边境地区联合开展“六千里边关铸堡垒”警地党支部共建联创活动,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规范”的工作思路,全省边境、口岸地区241个部队基层党支部和驻地1501个行政村、社区、口岸联检单位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结对、支部共建、警地联创活动。

    同江市向阳乡红旗村党支部副书记、民警村官吴业良带领村民把红旗村全部旱田改种为高产水田,打出了农民自己的粮食品牌,村党支部以吴业良名字注册大米商标。鹤岗边防支队民警村官帮助共建村党支部引进外资2500余万元,双鸭山边防支队为共建村党支部争取到群众致富项目12个,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全省1071名村官民警积极参与基层组织建设,大胆建言献策。3000余名地方群众党员走进警营,观摩学习部队党建。仅在去年,警地共建支部有73个、216名党员受到省级以上表彰。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在信息简报中总结到:“警地共建联创活动有力促进了边境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了边境地区基层党的政权,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了边境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黑龙江公安边防总队政委林贻平说,黑龙江边防总队有1071名责任区民警挂任驻地行政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4356名党员、1501个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他们分别融入到1500余个不同的地方党支部当中,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不仅促进了边境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实现了边境地区社会管理从单向管理到主动融入。(通讯员 李冰 高学德 邱小平)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