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发展思路的新阐述
许耀桐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作出了全面的回顾和高度的评价,又深刻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同时明确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其中包含着许多理论创新观点。
第一,首次提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的观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它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项事业的文化体制改革。在巨大的体制改革系统中,政治体制改革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党一开始就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当年改革的启动之作,就是以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为根本标志的,我们党果断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全局中,之所以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既是整个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等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我们要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也只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行依法行政,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完善。
第二,首次肯定了我们党已经“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观点。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既不可能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老路,也不可能复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套路,而只能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30多年的不断深入实践和摸索总结提炼,我们党现在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刻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出了科学的规定。它的主要涵义就是,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通过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要求得到不断落实、充实,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第三,首次突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必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观点。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需着眼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公平、正义、权利、自由,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富魅力的理念,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的、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