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力量

2012-07-30 18:14: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北京日报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为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讲话精神,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对讲话中的新提法、新论断、新观点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编者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的内涵和特征

    韩 震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90多年来,我们不仅获得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而且通过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国人民正稳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之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且仍然在改变着近代形成的世界格局,颠覆着原有西强东弱、北富南穷的世界格局,中国已经重新回到世界大国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取得的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就是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首先在于它自始至终都依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再一次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无论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启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尝试,还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还在于不从“本本”出发,而是根据实践去大胆地闯。这再一次证明:世上本来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不是纸上谈兵,按照理论原则去裁剪现实,而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河的实践基础上绘制过河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还在于它不是稍有成绩就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尝试、新的实践,把实践看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最强大的动力。这再一次证明:实践才是生命力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首先在于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总结而成,因此它是自觉的理论。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性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自觉地根据不断变化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还在于它是大众化的、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和话语形式都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也在于它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首先在于它是基于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理论总结,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民族希望,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也在于它是用中国化的表现形式和话语方式表达的,其基础来自人民群众,也容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首先在于它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产生的,反映了中国实践的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也在于它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而形成的,因而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的发展内容,自觉地吸收全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具有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只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面向伟大的实践、提高理论自觉、完善民族形式、回答时代问题,我们就能够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