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信用建设的领跑者
据了解,受地方政府委托,北京、山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和宁波、深圳、成都等10个省市工商局,牵头承担地方政府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平台的建设工作。
国家工商总局去年正式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健全完善综合业务平台,建成“国家经济户籍库”,各项工作正扎实推进。
“国家信用建设是‘条’强‘块’弱。”江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程友华对《法制日报》记者说,是工商部门最早提出信用分类监管的理念。工商部门既是最强的“条”,又是最强的“块”,国家工商总局一线牵引,地方工商主动积极开拓,使该系统成为最有效的信用信息闸门和关口,构造了最强大的系统和最广的覆盖面,也最不计较部门利益。
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志飞坦言,江苏工商是建设诚信江苏的领跑者,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有目共睹。
不仅是江苏,各地工商部门都在积极加强与税务、海关、公安、统计、社保、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既主动提供企业登记和监管信息,又积极运用其他部门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形成了部门间的监管合力。
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特别提到:“下一步将通过外联应用,推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社会化。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法向有关部门提供企业信用监管信息,不断扩大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和运用范围,并逐步建立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长效机制。”
编后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仅是服务态度的改变和服务项目的增加,而且还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探索和构建以服务为目标导向的现代政府管理体制或新型管理模式。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命脉,信用体系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兴衰成败。工商部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转变职能,以倾力构建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为抓手,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既有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早日成型。(记者姚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