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国家经济户籍库”领跑诚信体系建设

2012-07-30 15:23:5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黑名单在扩展

    五级联网实现后,全国市场主体数据库、黑名单数据库、自然人投资一人有限公司数据库等各类信息得以共享和整合,实现了失信行为在全国范围内的锁定。目前,黑名单限制对象正在进一步扩展。

    杨卫东告诉记者,针对预付式消费越来越成为一大监管难点,江苏工商已着手将不良预付款销售行为纳入信用惩束范围。还计划进一步扩大限制对象,如投资人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不良记录需要采取措施的,也列入黑名单库。对申请人,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弄虚作假的,以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经理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有不良记录需要采取措施的,也将列入黑名单库。

    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工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对其进行了限制和锁定,加大了企业的失信成本。如,重庆市在食品安全、微型企业监管领域实行了重大失信行为法人和负责人“黑名单”制度,凡有重大不诚信记录的,一律禁止从事食品安全、微型企业经营。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有重大失信行业记录的企业均无法取得落户新区的资格,也就不能享受到国家级开发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一些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得到了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比如,在山西省,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即使没有抵押和担保,也可以凭借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从国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仅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就放出信用贷款57亿元。

    工商总局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守信企业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失信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用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机制推动企业自觉树立诚信意识。

    部门间信息共享

    这边注册登记企业,那边偷逃税款;这边刚被立案调查,那边很快注销了公司;这边年检未通过,那边银行还在向他发放贷款;这边人已被法院判刑,那边依旧担任着多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诸如此类的监管漏洞将逐步成为历史。

    “信息交换越积极,就越能掌握主动权。即使在信息交换与共享方面一时还不能实现对等,我们也要先迈出一步,主动向其他部门提供企业登记管理信息。”重庆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吴岗告诉记者:“这已是我们工商人的共识”。

    重庆工商部门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增加诚信标提供信息服务。至去年底,全市已在165次招投标活动中应用企业信用信息开展诚信评价,发现不良行为记录684条,37户企业因存在不良行为记录,在招投标中受到制约,6户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工程建设企业被取缔中标资格,从而对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力。

    在江苏,去年以来,工商系统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时提供了460多万户市场主体的基本信息、良好信息和严重失信违法信息,为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提供了税源征管信息服务,由此,国税系统补征税款约43亿元,地税系统补征税款约97亿元。

    国家工商总局已连续5年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建设领域五大行业企业的“黑名单”及法定代表人身份信息,支持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资质管理秩序的整顿与规范,有力配合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