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播报

天津:公安提前介入防控土地违法“冲动”

2012-07-30 15:0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这地是我们村的,闲这么长时间了,我们挖个养鱼池,怎么了?”

    当民警抓获魏某和赵某时,两人还振振有词,竟不知道已经违法。

    今年2月,天津公安东丽分局驻国土资源分局联合执法办公室,不断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华明街赤土村用挖掘机运土”。由于土地违法行为取证困难,民警开始了广泛的调查。

    4月某日凌晨,卫星监控录像清楚记录了魏某和赵某带着卡车车队,进行挖土运土。执法办公室民警联合当地派出所民警及土地监察人员,将二人抓获。

    经查,赤土村村民魏某和赵某以挖鱼池为由,多次将挖出的黄土进行贩卖,共盗黄土5700立方米,获利3万余元。

    东丽区目前在建、新建的工厂较多,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大量黄土,使得盗土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以前土地监管部门面对土地违法案件时,通常是将行政处罚报告、测绘报告等先移送公安机关,没有直接处罚权,办案速度慢,执法力度不够。”联合执法办公室负责人高燕海说,公安派驻到国土资源部门直接缩短了执法流程。

    网上监控360度旋转无死角

    “东丽区重工业所占比重接近天津一半。重工业又以土地为依托,建设用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紧张而宝贵,东丽区土地违法案件频发。”高燕海直言,违法用地制止难、查处难和执行难一直是困扰国土资源部门的难题。

    与此同时,百姓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就可以任意处置,有的土地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到暴力抗法。基于以上原因,联合执法办公室应运而生。

    今年年初,在东丽区政府、公安分局和国土资源分局的联合部署下,“东丽公安分局驻国土资源分局联合执法办公室”成立。

    执法办公室主要采取110出警、12336土地资源中心举报电话、巡察和网上视频监测四大执法模式。

    高燕海特别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了网上视频监测模式——执法办公室利用卫星监控系统,在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易发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立了12个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由值班人员分时段记录。

    “我们的摄像头是360度旋转,无死角监控。从摄像中能看到6里地之内的人所做的动作。”高燕海一边向记者展示电脑监控画面一边介绍,公安人员每天还必须走到田间地头,实施路面巡控。

    公安办案前移降低执法成本

    今年5月4日,金钟街欢坨村民吴某,看到养鱼池能够换来占地补偿,于是便花钱请来挖掘机私自将村里3亩棉花地挖成了养鱼池。

    接到警情后,执法办公室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在区、街两级土地监察部门的配合下,立即对现场的非法挖掘进行了制止。

    经民警教育,吴某后悔不已,表示自己不懂得挖鱼池也会触犯法律,当时就对土地进行了恢复,并表示愿意接受土地部门的处罚。

    东丽区农业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高燕海说:“就我们接触到的土地违法案件统计来看,绝大多数的违法人员都是村民,他们对于土地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还以为土地是自己的,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在农村,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解决土地问题就是解决农民最大的问题。”东丽公安分局负责人说,联合执法办公室的建立,让公安机关办案前移,对土地违法案件提前介入,即时执法,土地执法力度就自然加强了。

    同时,公安机关结合新的刑法修正案中对于土地违法的重新量刑和定罪,使土地执法更直接、更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记者 王斗斗 实习生 谭虹 尹芳芳)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