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浙江杭州余杭区20个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统一更名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余杭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张金泉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这不是简单的更名翻牌,而是将基层党建服务网和社会综治防控网合二为一,将综合治理、人民调解、计生、劳保、民政、城管、环保、工商、税务等所有与老百姓有关的职能部门集中在一起,通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这一大平台,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全国首个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杭州大型社区第一份居民自律互助“公约”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
民情联系员李来富在居民家中走访联系谈谈种花养草心得来拉近感情。
找政府办事,一切可以在这搞定
杭州出梅了,一大早,太阳晒得路面上热呼呼的。近日,记者来到临平东湖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看到大厅里,信访、调解、劳保等12个窗口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制服,齐整地坐在服务台前,等候上门办理业务的群众。
这一全国首个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北沙东路50号,自去年12月16日开张至今,已受理咨询、办理业务近1.5万件。中心副主任胡德兴介绍说:“平均每天受理咨询五六十件,办理业务一二百件,您看,这样的大热天也早早有人来排队了。”
在劳动保障窗口,家住胡桥社区的董金松从包里掏出了劳动合同、组织机构代码证、就业援助证等一大摞材料。工作人员谢君逐一审核材料后,和气地说:“这里的日期、姓名没填,你补充一下。”
“妹妹没功夫来,我帮她的忙,反正我家离这也挺近的。”55岁的老董边填表边对记者说,“以前招工备案都是去就业所,第一次来这里办事。这厅可真大,听说以后无论找政府办什么事,在这里都可以搞定。”
这天上午,街道司法所所长戚祖荣忙开了锅,家住双林社区的吴先生带着八岁的女儿要求街道调解一起交通赔偿,肇事方来了,其所在的运河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也来了,大家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事情发生在去年10月,小女孩被一辆水泥搅拌车撞了,做了植皮手术,两条腿大小不对称,还需要一大笔整容的费用,遂要求肇事方一次性赔偿67万元,肇事方说要赔偿可以,但需要证据发票,两家谈不好,就闹到了中心。戚祖荣遂建议:“整容手术要等女孩身体定型了才能做,对方又担心以后的手术费没保障,那么,保险公司是否可以先行赔付呢?”经过一个上午的调解,双方决定先了解清楚相关规定,再就费用继续调解。
综合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王丽莉告诉记者,“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既是大平台,也是指挥部,每件事情都有联系单和交办单,简单的事情可以马上办,复杂的事情限期办,还通过考核奖惩举措落实督办。”
开会不聊天,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一区篮球场应再往东推进,为了安全起见,应网起来。”“工程车的噪音太大,要限制通行。”“小区整改过程中,有些树不好看,是否考虑换一换?”……在星桥街道安乐社区服务管理分中心三层的会议室里,第三支部的党员会正在热火朝天地召开。
星桥城管中队的封福江今年40岁,作为网格专管员,对党员会的体会颇深,“以前就是聊聊天,谈谈心,自从实行‘两网合一’后,开会就大不一样了,每位党员的责任意识变强,因为每人都有七个联系户,大家都要实打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老村长阮宝生说,“小区里一些路是四米宽的,停车比较麻烦,一旦停了车,路太窄容易磕磕碰碰起纠纷,这个停车问题要尽快解决。”
“这个情况我们已经与余杭交警联系,现在也有了反馈意见,他们会协助我们安装交通指示牌,设置减速带,并划分好车位。”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孙积慧回应道,“还有一些居民要求统一雨棚的尺寸、钢架门的喷漆等,我们也考虑到了,会研究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像这样形式的党员会在安乐社区非常频繁,每个支部都围绕自己辖区范围内的民情大小事讨论对策,党员会上解决不了的事,再反馈到社区层面解决,党员作为民情联系人要为社区居民分忧解愁,有矛盾纠纷必到,有家庭重大变故必到,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文/图记者陈东升 见习记者王春 实习生顾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