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新疆

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流动医院”巡诊边疆高原

2012-07-27 16:30: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拿个小东西在我的肚子上磨几下,就知道我有什么病吗?”81岁的卡拉瓦尔夏指着B超机探头,更加惊奇了,“这个东西长眼睛了吗?”

    登上大型体检车,卡拉瓦尔夏看看这儿,摸摸那儿,很是新奇。在他的意识里,医院里才有的体检设备,怎么会出现在车里?

    近日,卡拉瓦尔夏带着老伴一早就出门,赶往离村9公里的提孜那甫乡小学校。从乌鲁木齐赶来的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巡回医疗队,将在那里为提孜那甫乡方圆10公里内的牧民免费体检和赠送药品。

    提孜那甫乡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平均海拔4000米。

    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巡回医疗队的大型体检车已早早停在提孜那甫乡小学里。“通知乡亲们上午11点钟来体检,但我们要提前到位,检测车上的X光机、高原B超机和心电图仪等车载体检仪器是否运转正常,以保证今天的义诊活动万无一失。”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副院长孙国夫说,“这是医院配备了大型体检车后首次上高原,也是第一次服务高原牧区的老百姓。”

    10时30分,高原上的阳光已经非常炙热。从附近乡村赶来的塔吉克族牧民,把体检车和设在体检车旁边的就诊台围得满满当当。“谁都想让大城市的军医先给自己看病。”提孜那甫乡边防派出所所长热依木笑着说。

    24岁的黛娜古丽在人群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和队伍中的塔吉克族妇女不同的是,黛娜古丽并没有穿传统服饰,取而代之的是T恤、太阳帽、运动裤和凉鞋。

    这不同来自黛娜古丽的经历。2006年,她就随县上组织的劳务输出队伍,去天津一家服装厂打工。出去以后,“ 才知道世界那么大,我的眼睛也‘打开’ ”了。黛娜古丽是候诊者中为数不多能听懂汉语的。“医生们来给我们看病,我们心里就像太阳照在身上一样,温暖得很。”黛娜古丽感动地说。

    乡亲既已提前到来,孙国夫命令队员提前开始义诊活动。

    很快,孙国夫引领着村民卡拉瓦尔夏上了车,安排他做B超检查。“肝内胆管发现5毫米的结石,还有慢性前列腺炎。”分钟后,6 医生罗莉通过热依木的翻译向卡拉瓦尔夏通报检查结果。“拿个小东西在我的肚子上磨几下,就知道我有什么病吗?”卡拉瓦尔夏指着B超机探头,更加惊奇了,这个东西长眼睛了“吗?”

    一旁的军医罗莉忍不住笑了,但她还是很耐心地给卡拉瓦尔夏解释了他的病情,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并给他准备了些对症的药物。

    体检车上B超检测室外,等待检查的塔吉克族群众也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这里的群众,因为居住分散,乡村里医疗条件有限,就是希望大城市的医生,多给他们教一点医疗保健常识。”热依木说。

    体检车下坐诊台前,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医院内科主任何建新的军帽帽檐,已被汗水湿透。

    “照现在的来诊人数,今天至少能有近400人。”何建新指着手里的检查单说,“背心都湿透了,但我们来一次并不容易,能多看一个算一个。”

    话刚说完,何建新的手里被塞了一瓶冰镇冰红茶。这是提孜那甫乡兰干村村民、边境巡边员穆尔扎克自己掏钱买的。冰凉的饮料拿在手上,何建新的心里却是暖暖的。“这里的牧民生活水平还很低,还要掏钱给我们送水,心里真过意不去。”

    “他们从乌鲁木齐来给我们看病,那么远开着车,我们这里海拔高,医生辛苦了,我们从心里面感谢得很。”穆尔扎克说得很诚恳,“一瓶饮料是我的心意。”

    坐诊台前,更多听说消息的各村村民络绎不绝地赶来。

    “爱民固边是公安边防的优良传统,在帕米尔高原上,正是有了这些淳朴的百姓,才保障了一方国土的平安,我们医疗小分队的每一个人,都对他们充满着深深地敬意。”给村民们免费发放药物的外科医生韩新军说。

    按照原计划将在14时结束的义诊活动,不得不再次延长时间,直到16时才结束。

    “1.5万元的药品已经分发完毕,接诊386人,初诊发现高血压、关节炎、胆结石等病例156例,已对症给药并建议后期治疗方案。”何建新说。

    看完病的塔吉克族乡亲,仍然围拢在队员的身边。语言虽然不通,但在帕米尔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每个人脸上的微笑都令人动容。

    据悉,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每年都要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边境一线山区,免费为各族农牧群众提供义诊服务。这项活动在新疆边境地区已经实施7年,覆盖200多个边境村队和边境前沿牧业点,帮助30多万各族牧民群众解决了就近看病取药难题。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李德模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