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处奔波求助,为的是要回最后两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没想到驻庭法律援助律师还帮我追回经济补偿金!”外来务工人员杨坤告诉记者,以后在维护个人权益的时候就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了。
选派驻庭法援律师,是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创建“大法援”工作服务机制的措施之一。据介绍,白云区除了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两个中心法庭建立了驻庭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外,还不断建立和完善村(居)、镇(街)、区三级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网络,在该区公、检、法、工、青、妇等部门建立了11个援助工作站,依托镇街司法所建立了18个基层援助站,依托村、居委建立387个援助点,形成法律援助纵横网络。
坐等求援不行了
白云区下辖18个镇街8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00万人。由于白云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除了当地农民外,绝大多数是工厂的普通工人;辖内还有全国最大的解困房小区,仅该小区内就有领取政府救济的特困户2000多户,残疾家庭800多户。
“相当多的矛盾纠纷集中在这类困难群体身上。”白云区司法局局长李国宝告诉记者,随着白云经济的发展,矛盾纠纷呈高发态势。近年来,老板失踪、拖欠员工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为表达诉求而越级上访、上街拦车的过激行为和场面一再上演。而有意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的农民来到法庭后,大多连起诉立案程序都不明白。
“引导群众理智表达利益诉求,对困难群众群体做到应援尽援,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服务型政府的法律援助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愈发必要。”李国宝说。
“坐等群众上门寻求援助不行了!得主动下沉到基层,开辟一个群众‘知道来、懂得来、愿意来’的部门,免去他们的舟车劳顿之苦,直接降低维权成本!”在白云区委书记骆蔚峰的支持下,白云区司法局在该区两翼距离城市中心较远的广花、广从公路沿线城乡接合部的两个中心法庭建立了驻庭法律援助服务中心,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司法救助、诉前联调、司法确认于一体。白云区还通过自愿报名,挑选了76名优秀律师成立区志愿律师团,为受援群众提供法律帮助。
在白云区驻庭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大堂的墙上,律师的照片、姓名、专业特长、联系方式等个人情况以简介方式上墙公示。“我们保证每天都有律师在法庭坐班!群众也可指定律师服务,而我们也尽可能联系并安排律师服务。”白云区法律援助处主任冯元介绍,坐班律师主要负责为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解答咨询,代写诉状,协助符合法援条件的受援人办理法援申请;关注当事人的诉求,正确引导他们合法、有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排查潜在的矛盾隐患,及时掌握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群体性案件及紧急事件的情况,协助基层政府做好综治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