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贵阳市委书记:做强新型社区履行四大职能

2012-07-26 09:04: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记者: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西部省会城市,贵州省贵阳市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决心和努力让人钦佩,取得的成效令人眼前一亮,是什么催生了贵阳的改革举措?

    李军:当前贵阳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各种社会管理事务集中到社区。但在传统的“街居制”模式下,街道办事处主要精力在抓经济、抓创收,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社会管理事务。如果仅在原有框架下进行改良式的“修补”,很难从根本上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从改革入手,突破传统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方法手段。

    记者:改革有什么整体考虑?

    李军:群众得到实惠,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贵阳市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管理工作。贵阳改革的框架脉络是:在管理体制上,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直接面对群众提供服务和管理的新型社区;在组织架构上,实行“一委一会一中心”,社区“大党委”是领导核心,居民议事会是议事协调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是工作平台;在运行机制上,将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和服务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通过这样的改革举措,实现做实做强基层,扁平化管理的目标。

    为把社区管理和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贵阳市把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通过社工、义工相结合的方式配备网格管理员,做好治安巡防、矛盾调解、民意收集、便民服务等基础工作。

    记者:怎样让改革保持持久活力?

    李军:贵阳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开展时间不长,新型社区运转还存在不少问题。贵阳将不断总结、不断提升改革措施,进一步理顺新型社区“对上”和“对下”关系,科学界定社区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边界,完善社区扁平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增强居委会自治功能,发挥好居民议事会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新型社区运行一定会更加顺畅,更好地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四大职能。

    (记者阎志江)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