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理论阵地

“社会主义封建论”评析

2012-07-25 15:14: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求是 

    二、“社会主义封建论”的要害是否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应当承认,那种把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看成是纯粹的、不包含有非社会主义成分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曾一再指出过: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由于我国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免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带有封建思想的痕迹,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等弊端以及“以权谋私”、“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但是,如果把问题简单化,把权力过分集中等同于专制主义,又把专制主义等同于封建主义,片面地夸大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黑暗面,仅仅以一些封建现象为根据,就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实际建设的不是人们向往的社会主义,而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则是值得商榷的。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该社会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不是旧的思想文化的残余。如果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国家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有的国家已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迄今为止,欧洲一些国家还有封建主义的尾巴,但没有改变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

    中国不是没有进行过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曾经领导过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最后一个皇朝在辛亥革命中就已经倒掉了。我们国家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正以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生活在21世纪社会主义时代的学者说:“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是一百多年前由洋务运动肇始的民主革命的继续”,这不符合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路径。现实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尽管没有彻底摆脱封建主义的影响,但毕竟不是直接来源于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清除了封建主义反动统治的物质基础。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推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已不是法力无边了,而是呈现“残余”状态。“社会主义封建论”忽略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最深刻的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现实的社会主义已被封建化了,那么,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领导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不是成了竹篮子打水了吗?

    邓小平曾经肯定“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5](P335)《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认为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6](P747)胡锦涛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和武力威胁,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变革。”[7](P835)“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8](P980)这可以看作是对“社会主义封建论”的最深刻最彻底的正面回答。十分明显,“社会主义封建论”与上述论点相矛盾。既然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已经发生了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那么,就应该承认经过最伟大最深刻变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封建的社会主义了。

    新中国的巨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社会主义封建论”者与我们的一个关键分歧,在于究竟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封建论”者认为共产党“通过‘三大改造’,剥夺了农民、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建立起全面垄断的经济体制”。而我们认为,新中国完成了对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改造,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于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毫无疑问,所有制改造工作确实存在诸如过急过快的缺点,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6](P750)怎么能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说成是“经济上垄断生产资料所有权”呢?

    “社会主义封建论”者认为:新中国在“文化上通过思想改造、批判《武训传》、批胡适、反胡风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树立一元化的意识形态”,共产党由此取得了“文化上垄断真理裁判权”。而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改造除了对所有制改造外,还包括对封建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移风易俗,建立新文化,反对一切封建思想与迷信思想,反对资产阶级文化,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在清除腐朽的落后的封建思想,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承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有一些缺点,具有诸如把学术文化问题和政治斗争混淆的消极方面;同时,我们也应当肯定,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实现社会最深刻最伟大变革整体设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和知识分子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新社会的新气象。在思想文化领域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思想批评,锻炼和培养了党的理论队伍,提高了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对于学习和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起到了好的作用,怎么能说成是党在“文化上垄断真理裁判权”呢?

    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无力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荡涤封建专制文化,中国共产党不得不从清除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的废墟开始,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大厦。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并为之长期奋斗。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民主实践,实现了中国政治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我国的民主建设历程不是没有经历过曲折。十年内乱期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纠正了“左”倾错误,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到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高度,不断积极稳妥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封建思想的残余将不断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而逐渐丧失生存的空间,难以构成专制主义,形成专制制度。当然,我们不能说现实中的“封建专制”已彻底销声匿迹,但不可夸大为“专制主义的复辟”,不可认为新中国被“推回专制主义的泥坑”。如果说由于我国曾经存在过“两千多年的专制皇权的深厚传统,我国民主革命的进展显得十分曲折、十分艰难”,这是我们可以同意的。如果说在解放战争胜利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国“出现了专制势力的复辟”,“中国人民刚取得民主主义的胜利,就又一次地被推回专制主义的泥坑”,这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