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化之力探索教改新模式
走进德州监狱四监区,记者看到,这里的服刑人员正围坐一起学习《弟子规》。一名服刑人员,他流利地背诵了整篇《弟子规》,还能正确地用白话文进行解析。
“儒家文化关注的核心就是如何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缺失是服刑人员逐步走向犯罪的重要诱因。”德州监狱监狱长杨希明说:“强化对服刑人员的道德教育,在教育改造中全面引入‘儒家文化’,用儒家文化独有的处事理论和修身方法来教育转化服刑人员,让他们浮躁的情绪得以宁静,使其空虚的心灵得以充实。”
在淄博监狱,记者正好遇到服刑人员电工技能等级考试,服刑人员根据考试规则熟练地进行操作。“我们的技能等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社会上的考试还要严格,服刑人员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在回归社会后就能很好地就业。”该监狱监狱长毕可敬说。
据了解,两年前,山东省监狱系统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教育改造工作优先发展、教育改造水平全国领先”的“双先”战略,制定了服刑人员素质发展目标、教育改造发展目标、监狱工作发展目标等具体要求。
截至目前,该省监狱系统教育改造模式的探索可谓百花齐放,形成了诸如特色文化育人、社会化技能教育、规范化教育流程、科学化分类教育、实用化心理矫治、扁平化网络教育、一体化社会帮教、多元化激励教育、文明化环境改造等新模式。
“我们着重抓好两方面的统筹协调,一是统筹教育改造工作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做到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激励和处罚并重、严肃和轻松共存;二是统筹教育改造和监狱企业协调发展,通过正确把握职能定位,全面发挥监狱企业在维护稳定、矫正罪犯、技能培训的功能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王本群说。
据悉,近三年来,全省监狱服刑人员违规违纪率逐年下降,服刑人员狱内改造合格率由95.6%上升至96.9%,每年有近五分之一的服刑人员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4%,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