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余干县地处鄱阳湖东南岸。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日渐凸显,信访量居高不下,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一直在全省倒数几名徘徊。
2010年,余干县公安局率先成立了群众工作室,取代原有的信访室,探索服务民生新模式,取得了信访量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的可喜成果。
群众工作室的9位民警,5位是有丰富基层群众工作经验的老民警,4名青年民警也均来自一线,熟悉法律知识。
除原有信访职责外,群众工作室还增加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宣传法律政策和督查督办信访事项等内容,采取“三级联动机制”化解重大疑难信访案件,从根本上预防社会矛盾的产生。
县公安局实行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事件分析研判再决策;群众工作室具体实施联席会议指令,主动参与、督办、回访信访案件;科所队必须将遇到的问题或可能引发上访的纠纷、案件报告群工室,由群工室进行评估、分类,再分发各科所队办理。
三级联动机制让全县公安机关开展群众工作不再各自为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余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曹达良说:“刑警长期在外办案,百姓到办公室找不到人,怨气更大。现在他们可以直接到群工室反映,我们也可以专心破案了。”
交警大队教导员吴路平说,很多交通逃逸事故都会引起赔偿纠纷。交警破案前后,群工室都会协调民政等相关部门让受害者及时得到经济赔偿。原先上访、扣车、堵路闹事的现象现在很少了。
据介绍,群众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共有效解决信访问题141件,直接指导办案单位处理嫌疑人15名,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500余次。
工作室成立后,全县公安机关中一个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警民关系和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抓好群众工作,就抓住了基层公安工作的核心。
自2011年以来,县公安局党委成员每月分头上门走访未破案件当事人或家属、老上访户等。县公安局还印发了“三访三评”日志手册,要求民警在走访中,必须由随访、受访人员签名并写下评语。
余干县公安局还开通了微博和网上群众工作室,发布警情警讯,为群众提供咨询、接受群众投诉、求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民意是公安工作最好的试金石。一家鞋店的店主告诉记者,以前生意不好做,动不动就有街霸流氓上门收保护费,现在这种情况已经绝迹了。
如今,说起治安环境的变化,很多群众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民调显示,余干县治安好转率达94.2%,较上年上升29位;公众安全感为95.6%,较上年上升14位;群众对公安的满意率为87.2%,较上年上升9位。
“短短一年多内,余干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走出了全省倒数的行列,实现短期大幅进位赶超,这凝聚了余干500余名公安民警的心血,特别是得益于以群众工作室为主导的公安群众工作。”在谈到这组数字时,余干县县委书记郑光泉深有感触。
余干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县公安局开展群众工作的做法在全县推广。目前,一种以县委政府为主导、以公安群众工作为示范,上下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新格局,正在余干县日渐形成。记者 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