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楼上空调年久失修,噪声大作,吵得我家老人无法入睡,怎么办?”“隔壁邻居翻盖新房,填实了我家的排水沟,怎么办?”“在小区被狗咬了,打了针花了钱,狗的主人不认账,怎么办?”……就居民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上述纠纷,合肥市司法局基层处近日发出提醒,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闹心事,市民可以就近到所在的村委会、居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
据了解,合肥目前拥有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124个,其中,乡镇街道调委会125个、村居社区调委会1677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另外,还有企事业调委会和联防联调组织若干,长丰县、肥东县还出现了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室。全市有16394名登记在册人民调解员,遍布全市各地。他们大多就是生活在居民身边的村居工作人员,还有一些离退休的老教师、老党员、老政法工作者和热心人士。在司法所的指导下,调解员采用登记、调查、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回访等一套正规的流程来调解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6394名在册人民调解员每年平均解决纠纷3万余件。
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在我市开展以来,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亮点纷呈。安徽省首个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决定书由庐阳区法院签发,从那以后,我市各县区纷纷开展人民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工作等等。与此同时,人民调解工作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在肥东县率先试点的兼职人民调解员个案补贴制度,即将在我市全面推开。按照纠纷调处的难易不同,对人民调解员实行“一案一补”,每成功一件便给予一定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