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新郑

新郑政法委书记: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2012-07-20 09:10:2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新郑市委政法委书记李占龙。

  记者:新郑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上是如何设计的?突出了什么样的工作理念?

    李占龙:我们发现,群众诉求最多、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蛋糕”理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市委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关系,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并举,既注重“做大蛋糕”,又注重“分好蛋糕”,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为此,新郑市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把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确定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科学编制《新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规划纲要(2012-2015年)》,并通过党代会形成决议。通过制度性的总体设计,着力解决好社会管理各种源头性、基础性问题,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创新成果。

    记者:如何评价新郑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成效?

    李占龙: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体现群众满意这个目的。我们把群众意愿与社会管理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可以这样说,新郑市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扎实开展,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少了,埋怨指责少了,矛盾纠纷少了,党群干部关系更密切了,社会各个阶层更和谐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记者:新郑社会管理创新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李占龙: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文化为根、以文化为魂,以文化塑造城市品牌、熔铸城市精神。通过连年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打响了“黄帝故里·河南新郑”的名片,强化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和素质教育,增强了全体市民的精神认同感、和谐归属感、社会责任感,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从物质文明层面向精神文明层面升华。记者邓红阳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