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内蒙古

内蒙古乌海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实践:居民互助小组

2012-07-20 08:57:2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乌海日报 

    这几天,乌海市乌达区五虎山街道办事处铁西社区居民李桂兰“工作”特别忙。虽然已年近七旬,但她每天还在社区里忙来忙去,早上组织合唱团练习唱歌,空闲时间还得在社区里转转,听听大伙儿近期的想法。

    7月10日,记者在铁西社区办公室见到了李桂兰老人。“社区里没有金融网点和电费代收处,由于居民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大伙儿存取钱和缴电费十分不方便,希望社区能帮助协调解决一下!”李桂兰老人一见社区负责人的面,就把收集到的居民意见提了出来。

    “李桂兰除了担任社区合唱团、秧歌队和健身操队的团长,还是咱办事处的居民互助小组组长呢!”铁西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居民互助小组?看到记者充满疑问的眼神,随行的五虎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秀芳解释道,居民互助小组是五虎山街道办事处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全新实践。

    近几年来,五虎山街道办事处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实施网格化管理,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由于每个网格所辖人口较多,有限的网格员队伍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民情民意、民声民愿,办事处、社区有时还会因为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处理不及时而造成居民的不理解。

    基于这种情况,今年5月,在尊重广大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办事处对网格化管理的框架再次加以细化,在每个小网格下增设居民互助小组,由居民推荐身边有爱心、有激情、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党员或普通居民组成互助小组,反映民情民意,协调邻里纠纷。而李桂兰就是居民们推选出来的互助小组组长。

    虽然李桂兰老人多年来一直关注社区工作,但这次则显得大为不同。“有责任了,居民信任你,你就得好好干,为居民和社区、办事处间架好这座沟通的桥梁!”基于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李桂兰老人一有时间便走家串户,了解大伙儿的想法,听听大伙儿对社区工作的声音,收集辖区居民的意愿,业余时间还把居民组织起来搞点儿娱乐活动。

    与李桂兰老人一样,作为居民小组组长的张秀英老人,虽也年过六旬,但同样是精神足、激情高、责任心强。她和小组成员除了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外,还经常深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中,了解困难和问题,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书法培训班,组织空巢老人和空闲居民参加秧歌队、合唱团。

    60多岁的崔少成老人同样积极挑起了互助小组组长这一重担,哪个邻居家闹纠纷了,他就会主动上门调解;谁家的水管坏了,只要听说了他就会义务维修……大到社会治安,小到邻里矛盾,只要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及时反映到社区和办事处加以解决。

    据介绍,目前,五虎山街道办事处已在辖区内增设了57个居民互助小组,每组成员多则10人,少则几人,实现了辖区“无缝”覆盖。

    虽然居民互助小组只是运行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已显现出了积极的成效:居民和社区、办事处沟通畅通了,民情民意反映及时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更加到位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各种基层矛盾也得到及时调解了……

    “下一步,办事处还将进一步完善居民互助小组运行模式,通过互助小组这个小平台做好民生这篇大文章,让社区和办事处第一时间收集到民意、反映好民情,进而解决好民忧民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五虎山办事处负责人如是打算。   记者 郭臣

[责任编辑:庞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