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才机制:最年轻班子成员成为耀眼新星
用才机制是3年“人才强检”工程的核心。全省各级院积极探索和健全用才机制,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留人才、聚人心、稳队伍的措施和办法,努力营造创业好环境。
“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格局逐步形成。
省、市检察院分别建立起领导人才、综合人才、检察业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库,建立了逐级推荐、统一考核、优先培训、集中调用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3年来,全省市级院共有910人进入领导后备人才库,1072人进入综合人才库,3005人进入检察业务人才库,843人进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库,检察人才引领效应逐步体现。
《四川省检察业务专家管理暂行规定》出台的激励措施首开全国先河。目前,组织评选出全省首批10名检察业务专家,有4名同志成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为干警的个人成长进步提供更多空间和机遇,省院制定了《全省检察机关干部挂职锻炼实施办法》,通过交流轮岗、上挂下派、对口互派等途径为年轻干警提供多岗锻炼、全面发展的机会;并建立上级院从下级院遴选考调检察官和业务骨干工作机制,畅通合理流动渠道;还通过举办“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十佳侦查员”等业务竞赛,为年轻干警搭建成长进步、展示才华的平台。”李安信主任介绍说。
青年干警李向辉的成长经历是该省选贤任能用人机制的一个缩影。2006年7月大学毕业的他经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大竹县人民检察院工作,被分配到政治处从内勤工作做起。为了写好宣传材料,他苦练写作基本功,潜心研究各种报纸的风格,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由简单的模仿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写作特点。如果论资排辈,像他这样“小朋友”只能靠边站。但两年后,他因在业绩、能力、品行考评中表现突出,于2008年2月被任命为政治处副主任。
他没有停下脚步休息,而是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努力、尽展其能。他先后撰写宣传稿件150余篇,被各类新闻媒体采用80余篇,其中被《检察日报》、正义网等中央级报刊、网站采用40余篇,超额的完成了2008年市检察院的下达10篇的宣传任务。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讴歌检察干警在抗震救灾中英勇事迹的数篇文章被《正义网》采用,该科室也因此被四川省检察院表彰为《检察日报》宣传先进集体。在政治处副主任岗位上的磨练,还使李向辉进一步掌握了政工工作的规律,熟悉了相关政策法规,从一个知之甚少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老政工”。干警检察官等级调整、工资档次晋升、职级、职务变动等政工工作,他都能做到“0”差错。2008年底,政治处被大竹县委、政府表彰为“政法系统先进集体”,李向辉个人也被共青团达州市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目前,李向辉正在努力攻读法律研究生课程。
2009年2月,李向辉以高票通过,被破格提拔为该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成为了达州市、甚至全省检察系统最年轻的班子成员,一时间成为了检察系统耀眼的新星。
四川省检察机关跳出思想窠臼、冲破制度藩篱,让一批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据了解,全省检察机关2003年以来的新进人员,近3年先后有80人被提拔为基层院副检察长,124人被提拔为市级院中层领导,613人担任基层院中层干部;185人被遴选到上级院,437人交流到省、市、县党政部门工作。
邓川检察长告诉记者,四川省检察院将进一步制定并推进“四川检察英才”计划,预计用5-10年时间,重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塔尖”团队,不断为人才工程续源头活水。(记者刘德华 通讯员张艳 杨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