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丰城市 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江西省丰城市以人文关怀安民心,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在消除社会治安隐患上安定民心。
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服务。建立14个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培训和政策引导等措施。全市1002名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接回率、帮教率达100%,就业率达98%,重新违法犯罪率为零。
加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理服务。专门出台了收治稳控管理办法,建设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全市898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均得到有效稳控,没有出现精神病人由于收治稳控不到位而制造的恶性事件。
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服务。全市253名社区矫正人员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加强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六类青少年管理服务。全市千余名领导干部通过“一对一”、“多对一”措施进行结对帮扶挽救,市乡财政和社会力量用于救助六类青少年的资金达500余万元,全市近3.8万余名此类人员全部得到了妥善服务管理。
山东泰安市 搭建各类社会管理平台
山东省泰安市积极搭建各类社会管理平台,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大调解”平台建设方面,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协调配合,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在综治工作平台建设方面,全市87个乡镇全部建立综治工作中心,实现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
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多元平台建设方面,突出抓针对闲散青少年的培训就业平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温暖平台、针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成长平台、针对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矫治救助平台和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的保护关怀平台等五个平台建设。
在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改造提升了市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设立55个窗口,对各项业务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山东诸城市 多村一社区近距离服务
山东省诸城市构建社区化发展平台,大力推行农村社区化建设与服务,形成了“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
优化社区空间布局。把相邻的几个村庄和相关单位规划建设为一个社区,全市1249个村庄共规划建设208个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2公里以内,涵盖5个左右村庄、1500户左右,208个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
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灾害应急、生态环卫、就业社保、社区志愿者等服务站室,近距离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性服务,打造起“2公里公共服务圈”。
创新网格化管理。对235个城乡社区网格进行细化,每个自然村、企事业单位为一网,20户至30户为一格,每格设一名信息联络员,把治安维稳、安全生产、环境整治、民生保障、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网格。
河南新郑市 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发展
河南省新郑市坚持用民生幸福评价发展,切实解决好关乎民生的各种问题,在统筹城乡社会服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新郑市坚持资金、项目、优质师资向农村倾斜,基本实现了城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无差异。在全国率先改革“中招”制度,实行“初中分配名额、高中均分生源”;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生扩招费、学杂费和住宿费,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等;建立集就业服务、指导培训、劳动维权等于一体的市、乡、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同等的免费技能培训、免费推荐就业的“双免政策”;积极推行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障全覆盖;全面推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参保率达到100%;规划建设50多个城乡新型社区,着力实现农民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消费方式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