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格尔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州、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力推进理论武装、舆论宣传、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新拓展,取得新成效,凸显新亮点。
理论武装工作实现新拓展。围绕实施“338”战略,加快“八个格尔木”建设这一目标,组织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6次,召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1次,举办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1次。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理论文章,学习效果明显增强。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主题开展深入学习交流。同时,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通知》,继续办好格尔木宣传网,编印配发《格尔木宣传》期刊2期1000册,有效指导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
宣传工作实现新提升。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全国、全省、全州、全市“两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及省、州、市全委会等重大会议精神,及时制定印发宣传报道意见,指导各新闻单位拟方案、开专栏、做专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上半年,《格尔木日报》在二类报发稿24篇,三类报发稿117篇,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发稿45篇;市广播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10条、省电视台播出新闻37条、州电视台播出新闻72条、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15条。成功举办历时一个月的“昆仑神韵——格尔木映像”大型图片展,充分利用新华社青海分社在西宁市中心广场、新宁广场建设的“新华影廊”宣传载体展出图片120余幅,展现了“十一五”以来格尔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生态文明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工作亮点。成功举办第二届“神奇格尔木全国摄影大展”,评出特别收藏作品1幅,风光类、人文类金奖各1幅、银奖各2幅、铜奖各3幅、优秀奖各10幅。
文化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果。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庆,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上半年,组织重大社会交流活动文艺演出2场次、社区广场文艺演出3场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次,为农牧民群众演出4场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第九督导组检查验收。成功举办牧人、王青个人书画展。举办“清明节”读书、“4·23世界读书日”广场宣传、“助残日”捐赠图书等活动7次,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讲座和全市基层图书管理员知识讲座2次。全市各单位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12000余册。在青海联宇公司等单位设立农民工固定流动图书服务点3个,文化格尔木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新成效。认真组织“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举行各类广场文艺演出近100场次,数千名专业、非专业演员上台演出,观众达10万余人次。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公民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文化墙、公交站亭、公交车体内、街道灯箱广告牌等载体加强宣传,形成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浓厚氛围。强化教育引导,稳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学雷锋宣传月”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扬青少年学雷锋骨干作用,数千人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修理、义诊等义务劳动中,携手共建和谐家园。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少年植树”活动,在500亩戈壁沙滩种植9万多株沙枣树苗,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确定了每月19日为全市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日,不断美化净化城乡环境。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有效推进“文明格尔木”建设活动。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全面开展。
互联网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按照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每年解决1—2个实际问题”和“确保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亮点不断深化、亮面不断形成”的要求,不断强化格尔木市网络舆情监管中心的指导协调作用;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扎实做好“绿色网吧”项目;积极搭建市门户网站服务平台和公安舆情监控管理平台;建设公安网安队伍和网上舆情导控队伍;建立健全虚拟社会防控机制、网上舆情引导机制、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机制、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健全完善全市网络舆情引导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有效抓好加强监管、清理整顿、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工作;与青海新闻网合作开通格尔木新闻网。(作者:马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