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名家专栏

张维为:自信大胆地肯定“中国模式”

2012-07-18 16:56: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日报 

    自信大胆地肯定“中国模式”

    主讲人: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张维为

    核心提示

    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的财富,有两个指标非常重要,一个是货币实际购买力,另一个是家庭净资产。

    中国的崛起是传统文明国家与现代国家叠合的崛起,用民主、专制两分法对世界进行简单分类,套到中国身上,一定会误判中国。

    中国的故事很精彩,但是我们没有讲好,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缺乏话语和话语自信。

    中国政权的合法性,首先是民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其次是一套选贤任能的选拔制度。

    10数亿级人口国家的崛起

    中国崛起了吗?关于这个问题,前不久有个新闻,说的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在国际上,这个消息非常引人注目,几乎所有主要媒体都在第一版上发表了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里程碑,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将因此而改变。

    反观国内媒体,几乎是一致的谦虚,认为虽然我们GDP超过了日本,但质量还不够高,因为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我想,持这样观点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我们中国应该继续谦虚谨慎、韬光养晦;还有一种是不相信中国能发展起来,他们从根本上不看好中国模式。GDP第二又怎么样?1840年,中国GDP超过英国,但还是被打败了,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GDP也比日本多,但中国也还是被打败了。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中国GDP超过日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所有关于中国的排名,只要融入两个指标,都要发生变化。第一个指标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我们现在计算的GDP用的都是官方汇率,而官方汇率的计算实际上是失准的。比如在日本吃一碗面,比上海贵10倍,也就是说吃一碗面在日本创造的GDP,比上海要多10倍,按此推算下来,结论自然失真。所以,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应该是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国际比较。享誉世界的英国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用购买力平价进行了国际比较,他得出的结论是,早在1992年中国经济规模就超过了日本,到2009年的时候,中国经济超过了包括英国、法国、德国在内的12个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和。他还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

    第二个指标,就是家庭净资产,也就是一个家庭的住房、储蓄、股票等减去所有债务之后的资产。中国人是世界上置业传统最强的民族,非常重视安居。中国现在住房自有率已超过了所有的发达国家。国内民调显示:90%的人认为有了自己的产权房,才有幸福感,而在国外,比如瑞士,房屋自有率只是36%,在我认识的瑞士人中,没有在35岁前买房子的。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一辈子工作得到的最大资产也就是一套房子。据美联储统计,美国家庭净资产的中位水平,2009年因为金融危机已经降到了2004年的水平,为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万元。现在中国多少家庭的净资产达到或超过62万元?我看,至少有数千万甚至上亿吧。从这个角度说,过去30年中国人的财富增长,没有国家可以比拟。凭此一点,中国模式就值得肯定。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