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部门要闻> 公安部

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12-07-18 14:59:3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药案

    【战果通报】6月13日,公安部组织指挥湖北、内蒙古、黑龙江、广东、海南、重庆、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全线出击,成功破获湖北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捣毁生产销售窝点20处,缴获“藏王肾宝”、“骨胳通”、“熊胆益祝明”、“中华鹿鞭宝”等70余种假药3.8亿粒,制假设备60余台,涉案价值2.4亿余元。

    【案情回顾】3月20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公安局侦查发现一起销售假药案件线索,经深度侦查,研判梳理出涉及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地50余条制假、售假案件线索。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立即组织涉案地公安机关开展落地查控,深挖扩线,牢牢锁定制假、售假窝点和主要犯罪嫌疑人,于6月13日全线出击,一举突破该案。

    2011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雷某等人在公安县一处渔场内设立假药生产窝点,将含有“西地那非”等成分的假药原料,加工成假药半成品,交由湖北武汉的陈某、天门的杨某、宜昌的陈某等人,将半成品包装成“藏王肾宝”等各种假药成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的药店、保健品店。该团伙生产假药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套盒,将假药直接套装在标有国药准字号的药盒当中,冒充正品药对外销售;二是虚编国药准字号,印制在药盒上,将假药包装后对外销售;三是编造药品名称对外销售,如“金肾宝”、“虫草金刚丸”等数十种药名。

    【警方提示】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制售假药犯罪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犯罪产业链条,且地域特点明显,同乡之间通过亲属关系“以老带新”逐渐发展;各制售假药犯罪团伙之间“结帮不结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制售假药相关资源、价格上做到信息共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以及一些不法药店、诊所已成为假药主要流通渠道。其中,网络兜售假药情况突出,一些网站、网页上假药信息充斥。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假药犯罪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国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保障民生的宗旨,会同药监等部门,深入排查假药犯罪案件线索,继续保持对制售假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坚决切断假药生产销售犯罪网络,坚决摧毁假药犯罪产业链条。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切莫贪图便宜通过网络、小诊所、小药店购买药品,请选择医院就医和从正规药店购买药品,谨防上当受骗;切莫将过期药销售给他人,谨防害人害己;切莫将药品包装盒随意丢弃,打开包装使用完毕后应作损毁性处理。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