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播报

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12-07-18 09:35: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继续严打假冒伪劣犯罪,特别是从3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掀起打击假冒伪劣犯罪的更大攻势,集中突破了一大批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产品、日化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大要案。

    7月17日,公安部公布了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并就各大案例进行了解析。

    特大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奶制品案

    【战果通报】6月12日,公安部组织指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奶制品集群战役统一收网行动,摧毁制假售假犯罪团伙5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3个,抓获许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假冒“蒙牛”、“伊利”、“雪碧”等品牌奶制品、饮料等90余万件、包装箱20余万件、商标标识50余万件,以及喷码机、封塑机等制假设备12台(套),涉案金额695万元。

    【案情回顾】今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公安机关会同工商等部门对当地一食品城进行巡查时,发现某食品商贸店内存有大量假冒知名品牌奶制品、包装箱及打码机等工具,经过深入摸排经营,发现一个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的假冒伪劣奶制品犯罪网络。6月12日,公安部派员坐镇指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4地分进合击,共出动警力240人次,对纳入侦查视线的涉案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一举突破全案。

    经查,2009年以来,许某伙同赵某等人在江苏徐州设立地下加工窝点,从河南商丘等地购进假冒包材,从山东枣庄等地购进劣质奶制品原料,加工包装制成假冒品牌奶制品、饮料后,通过物流和现场批发等方式将产品销售给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经销商,最终流向各地的食杂店、小卖部。经查,许某、赵某等人生产的假冒品牌奶制品系添加剂、防腐剂、甜蜜素和水勾兑而成。

    【警方提示】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假冒食品犯罪案件高发多发,由于假冒品牌食品成本低廉,经济利益诱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以假冒品冒充品牌产品并以正品价格销售谋取暴利。这些假冒食品大部分被销往农村周边地区以及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流动较为密集的商店。一些群众防假反假意识不强,特别是低收入者贪图便宜,更愿意购买价格偏低的商品,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假冒食品流入市场的“可行性”。

    根据公安机关侦查,假冒食品犯罪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假冒包材仿真度高,消费者难以辨识。公安机关办案中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在品牌、产品名称上与正品具有相同、近似的特征,而且在图案、色彩、设计等方面仿真度极高,极易造成消费者误购。二是犯罪团伙组织化程度高,涉及范围广。大量不法分子以制假售假作为生存手段,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多人纠结、团伙作案,实施常态、持续、大规模的制售假冒伪劣犯罪活动。有的盘踞一方,连续作案;有的成批流窜;有的相互策应,共牟暴利。三是犯罪团伙反侦查意识较强。为逃避打击,犯罪团伙在各生产窝点外围均安排专人,负责观察执法车辆和执法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风报信,使犯罪团伙能在第一时间隐藏假冒产品及制假设备,尽快逃离现场。

    公安机关呼吁广大消费者,一旦发现假冒食品,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共同打击此类犯罪,切实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

    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药案

    【战果通报】6月13日,公安部组织指挥湖北、内蒙古、黑龙江、广东、海南、重庆、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协同作战、全线出击,成功破获湖北雷某等人特大制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捣毁生产销售窝点20处,缴获“藏王肾宝”、“骨胳通”、“熊胆益祝明”、“中华鹿鞭宝”等70余种假药3.8亿粒,制假设备60余台,涉案价值2.4亿余元。

    【案情回顾】3月20日,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公安局侦查发现一起销售假药案件线索,经深度侦查,研判梳理出涉及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地50余条制假、售假案件线索。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立即组织涉案地公安机关开展落地查控,深挖扩线,牢牢锁定制假、售假窝点和主要犯罪嫌疑人,于6月13日全线出击,一举突破该案。

    2011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雷某等人在公安县一处渔场内设立假药生产窝点,将含有“西地那非”等成分的假药原料,加工成假药半成品,交由湖北武汉的陈某、天门的杨某、宜昌的陈某等人,将半成品包装成“藏王肾宝”等各种假药成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的药店、保健品店。该团伙生产假药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套盒,将假药直接套装在标有国药准字号的药盒当中,冒充正品药对外销售;二是虚编国药准字号,印制在药盒上,将假药包装后对外销售;三是编造药品名称对外销售,如“金肾宝”、“虫草金刚丸”等数十种药名。

    【警方提示】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制售假药犯罪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犯罪产业链条,且地域特点明显,同乡之间通过亲属关系“以老带新”逐渐发展;各制售假药犯罪团伙之间“结帮不结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制售假药相关资源、价格上做到信息共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以及一些不法药店、诊所已成为假药主要流通渠道。其中,网络兜售假药情况突出,一些网站、网页上假药信息充斥。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假药犯罪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全国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保障民生的宗旨,会同药监等部门,深入排查假药犯罪案件线索,继续保持对制售假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坚决切断假药生产销售犯罪网络,坚决摧毁假药犯罪产业链条。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切莫贪图便宜通过网络、小诊所、小药店购买药品,请选择医院就医和从正规药店购买药品,谨防上当受骗;切莫将过期药销售给他人,谨防害人害己;切莫将药品包装盒随意丢弃,打开包装使用完毕后应作损毁性处理。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