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南通

南通全面强化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服务平台建设

2012-07-18 09:40: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图为南通涉外调处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调解一起合同纠纷。(资料图片)

  7月9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外滩小区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小区居民王夕生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过去交个煤气、水电费一跑就是半天,如今不出社区,在公共服务中心几分钟就能办完。”

    王夕生的孩子刚放暑假,就到社区新开设不久的青少年实践基地,直接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者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干部周到的服务让王夕生颇为感动。

    “社会管理中,不少问题都涉及民生领域的服务和管理,有时难免鸡毛蒜皮,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往往群众最需要帮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恰恰是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最需要想办法强化的。”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斌说,南通市近年来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延伸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构筑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服务平台,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亮点。

    建立市级便民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

    今年2月8日,作为南通市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的南通市政务中心正式启用,政务中心拥有1.5万平方米的办事大厅、52个便民服务部门入驻、全面提供电子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启用也成为南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置身政务中心,记者看到,办事大厅配置了总服务台、自助查询机、排队叫号系统、自助上网区、茶吧、超市等。

    前来办理危险品准运证的市民李某说,过去办理一张危险品准运证,需要跑交通、跑公安,挺麻烦的,到这里,进门就有引导员,办理的各个环节在电子屏幕上一清二楚,只要半个钟头就办完了。

    据了解,政务中心实现了市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进驻率和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驻率两个100%。目前,除了设有248个办事窗口,公安车管、农机、房产交易、口岸等还成立了分中心,801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了管理范畴。在创新服务上,政务中心推行上门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实行“无午休、无双休”,全日制地服务百姓和企业。

    “建立市级政务中心,就是要一个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时间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机构,成为政府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说。

    群众难事可在区县级享受“问诊式”服务

    作为县区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样板的“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更像一个综合型管理社会的“医院”,服务大厅部门轮值、纠纷受理、涉法涉诉、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外口服务等6个接待窗口如同“导医台”般对问题进行“分诊”,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治疗科室”。

    据了解,该中心的特色就是整合各方力量,建设可以进行综合社会管理的实战平台,拥有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特定人群管理服务中心、新市民服务中心、应急处突指挥中心等10大工作平台。

    在三楼的社区服刑人员监控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指着墙上布满绿点的大屏幕告诉记者,所有社区矫正对象都进行GPS定位,每一个绿点代表一个对象,每个对象每天的活动轨迹和当前所处位置均与监控管理平台联网,一旦离开所在辖区系统将会自动报警。

    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说,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不是机构的叠加,而是职能的有机整合。24个部门全部或部分职能在这里形成了职能聚合、一站服务、关口前移、有机衔接、多方联动的五大效应,行使通畅了诉求表达、调处社会矛盾、及时应急预警、管理公共安全、创新人群服务、加强网络监管6项职能,使社会管理形成了整体效应。

    街道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建设管理三位一体

    在原有乡镇政法综治中心基础上,南通市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整合等途径,在121个乡镇构建了融社会保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三方面重要职能于一体的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港闸区委政法委书记蒋才茂告诉记者,乡镇一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了问题联处、社会联管、工作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的“六联机制”,群众遇到问题,只要进了这个门,事情基本都能得到圆满解决。

    “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后,将劳动保障、建委、民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下沉到乡镇,承接24类服务项目,实行柜台式办公,设立住房保障、劳动就业、民政服务、综合执法、纠纷调解、特殊人群服务等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南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钱建华说,依托这一平台,乡镇一级还通过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建立专职调解、专职巡防、专业社工、专业监控、专职保安、专业外管、专职心理矫治等新型社会管理专业队伍,有效填补了基层社会管理的盲点。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

    在南通任港社区的外滩小区,这里也建立起了水电缴费、劳动服务等12个民生服务项目的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大厅。

    社区居民议事厅、新市民俱乐部、“朝阳公社”青少年实践基地以及卫生医疗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慈善超市、社区文化剧场、健身室等等,让群众不必东奔西跑,有事办事,没事也可休闲娱乐。

    “社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入手,延伸公共服务领域,南通在所有社区建立公共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市区18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和220个社区完成用房改扩建任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设施建设实现了全覆盖。”曹斌介绍说,海门市、启东市、通州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市(区)。全市城乡社区还建立了109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和1058个关爱救助站,民政服务站实现了全覆盖。记者丁国锋 通讯员葛重兵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