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队伍建设> 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江西法官头顶烈日调解“嗓子冒烟”

2012-07-17 09:35: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进入7月以来,江西日最高气温平均达35.7℃,较历年同期偏高3.2℃,江西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烈日炙烤下的赣鄱大地,政法干警是如何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基层采撷了3组镜头。

    烈日下的调解

    7月13日,晴,36℃。跟随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红桥法庭法官下乡调解一起山林权纠纷。

    一大早,记者坐上法庭那辆“浑身都会响”的汽车,在山路上颠簸了1个小时后,又步行近1小时的山路,才来到纠纷所在地。此时,法官们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制服也被汗水湿透,背上两大块湿印十分明显。

    顾不上休息,法官们顶着烈日开始查看现场。

    由于双方积怨很深,甚至引发过宗族打斗,所以尽管法官和村干部不厌其烦地调解,但双方都表现得很激动,调解不时在当事人的吵骂声中中断。这时,一方当事人跨上摩托车赌气要离开,一名法官赶紧跟上去,耐心劝说。

    也许是看到法官满脸的汗水,也许是听到法官沙哑的嗓音,这名当事人重新回到调解现场。最后,在法官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

    调解结束后,法官们顶着正午的骄阳步行返回停车地点。带来的水早已喝完,肚子咕咕作响,一路上谁也不说话,只是快步走着。

    途中突现一处水塘,浑身冒汗的法官们一阵小跑过去,用手兜着水,一把一把擦洗脸上的汗珠。

    高温下的坚守

    7月12日,晴,36℃。洪都监狱。

    “监狱民警一个班下来就是十几个小时,常常是‘眼睛一睁,干到熄灯’,辛苦程度不必说,责任和压力都很重,不允许出现任何纰漏。”洪都监狱政委兰松林对记者说。

    11点,四监区副监区长潘群斌正在巡查安全。“天气炎热,服刑人员容易心情烦躁、要随时防止他们发生意外。”潘群斌说,他从早上8点上班起,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中饭和晚饭都在监区吃。

    据了解,为应对高温酷暑天气,洪都监狱专门成立了防中暑、防中毒和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强有力的预防应急措施和问责办法。医院还制定了抢救预案,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

    “不少干警下班后不回家,直接住在监狱备勤楼,随时补充一线警力。”兰松林介绍说。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热浪袭人。记者来到七监区时,监区长林海平正提着一桶自制的冰块往监区送,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淌下来。

    “七监区是老监区,条件设施相对落后。”林海平告诉记者,为防止服刑人员中暑,该监区每天至少准备60个冰块,并在每个生活、劳动、学习场所配备一名防暑员。“为防止发生日射病,监狱还为每一名服刑人员配发了草帽。”

    据了解,洪都监狱的民警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皮肤黑。“常年在太阳底下晒,能不黑吗?”监狱长邹林根告诉记者,高温下的坚守,体现的正是监狱民警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阳光下的感动

    7月10日,晴,36℃。景德镇市茶叶坞社区。

    上午9时,景德镇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官兵把铁锹、扫把、拖斗等卫生工具装上车,准备去茶叶坞社区清扫垃圾。虽然还未到中午,可气温已经非常高了。不一会儿,官兵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了。

    据社区干部介绍,这堆垃圾位于一个“三不管”地段,一年多无人问津,以致有些市民误以为此处为垃圾倾倒处,还将新的生活垃圾丢在此处。经过连续的高温发酵,垃圾发出的阵阵恶臭,几十米外就能闻到。

    来到现场后,消防官兵立刻开始了清扫。社区居民纷纷送来矿泉水,不少热心群众还自觉加入到队伍中一起清扫。

    经过两小时的清理,垃圾终于清理完毕。社区居民激动地说:“消防官兵冒着酷暑清理垃圾,解决了困扰我们一年多的难题。" 文/图记者郭宏鹏黄辉 通讯员廖晨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