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办公室,连续6年荣获全省“平安区县”称号,连续9年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立足社区,着力夯实法治基层建设的基层基础,先后打造了长坡社区人民调解、天剑社区刑释解教、青山祠和白沙井社区普法教育、狮子山社区矫正等一批全国、全省基层法治建设先进典型。
专业社工让社区成为矫正人员心灵港湾
“当归来的不是曾经的你时,我会报以美好的微笑”。在天心区狮子山社区居委会的二楼,有一间颇具人情味的社区矫正工作室——新芽工作室。这间15平方米的房间里,整个全是淡绿的色调,一套精致的桌椅,一张舒适的沙发,看起来很是温馨。两条绿色的标语,写着这样的内容。
“新芽工作室是金盆岭街道工委、金盆岭街道办事处在狮子山社区设立的以社区矫正人员、社区吸毒人员、有成长困惑的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工作平台。”狮子山社区主任苏信群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新芽工作室以“透视心灵,关注成长;触抚生命,助人自助;挖掘潜能,完善自我”为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住自决、挖掘潜能、尊重个体”的工作原则,以个案心理辅导、个案跟进、团体辅导、团体活动为特色,以“用心浇灌服务对象,培育社会健康新芽”为工作目标,整合并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改变了原来由派出所单一监管矫正对象的模式,形成了由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公益劳动单位联系人、法律义工及社会矫正志愿者共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就业、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困难和问题的“五帮一”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对犯罪群体的人文关怀。
“新芽工作室是长沙市首个社区矫正专业化工作室,该工作室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房间的选定、设施的配置到色彩的搭配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布置,为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空间,也为矫正对象提供了一个新的心灵休憩的港湾。”据天心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骆正平介绍,近年来,天心区既注重实际又大胆试、依法试,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教育改造与帮扶相结合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矫正对象的思想改造、生活改善、管理改进和就业的改观。如今,天心区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达到了100%,安置率达到了83%。
人民调解工作室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
2009年9月,以龙珠英个人命名的长沙市首个“龙珠英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天心区学院街繁华热闹步行街和文庙坪所在的登仁桥社区挂牌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设有专门的调解工作室和接待点,组建了人民调解员志愿者队伍,吸收了当地老党员、老领导、法律专业人士等12人参与。
2011年6月25日,在黄兴南路步行街内街,几十名员工在公司拖欠工资且多次讨薪未果的情况下,做出了拦路、堵门等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黄兴南路步行街内街其他商户的正常营业。“龙珠英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立即赶到了现场,说服众多员工停止过激举动并将他们请进了调解室。最终,这起劳资纠纷在“龙珠英人民调解工作室”的悉心劝说和积极协调下走向了合法维权之路。
“街道、社区是各类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和多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近3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发挥所能,化解矛盾、调和邻里,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区。”天心区司法局局长彭波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如今天心区不仅建立了“三调对接、四级联动”的人民调解体系,成立了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而且组建了50人的专职调解员队伍,建立了院所、街镇、社区等193个基层矛盾调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