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矛盾化解

湖北千余专业调委会覆盖城乡

2012-07-17 08:40: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应城市杨岭镇石膏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块有点泛黄的白底黑字牌,挂在龙王集石膏矿业有限公司办公室的外墙上。

    杨岭镇位于湖北省应城市西北部,该镇富产石膏矿,龙王集公司是镇上最大的石膏企业。

    “去年1月1日成立以来,这个行业委员会化解了辖区将近四分之一的矛盾纠纷,主要是与石膏矿业有关的劳资纠纷、工伤事故、环境污染等,调解成功率100%,无一人上诉。”应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冯迎春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湖北全省共建立了各类专业调委会1167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其中交通事故调委会152个、医疗纠纷调委会231个、劳动争议调委会144个、物业纠纷调委会62个,其他各类调委会578个;全年全省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共调解矛盾纠纷85984件,占到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总数的31.6%。

    杨华威“发威”的底气

    作为首席调解员,湖北省安陆市联合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杨华威“发威”了:

    “李局长,您要摆正位置,您到这里来是协助我们工作的,不是来领导我们工作的!”

    “李局长”是安陆市卫生局副局长李召涛。杨华威之所以发威,是因在调解一起医患纠纷时,李召涛要杨华威按照“赔3万”的标准调。这一标准,是当事医院提出来的。

    “有这回事。老杨这么说,确实让我有点下不来台。”李召涛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老杨通过卫生局将涉事医院主管医政的副院长叫到调委会来,作为主管部门领导,本以为可以发表一下意见,没想到碰了钉子。

    记者注意到,在联合调解中心一间办公室门上挂着“安陆市维稳中心”的牌子。“这算是个‘尚方宝剑’吧!”杨华威说,有了维稳中心“撑腰”,工作好开展多了。

    安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分洪介绍说,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推动建立了行政部门参与人民调解的协调配合机制,以“市综治维稳中心”的名义要求卫生局、安监局、公安局、法院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调委会工作,但必须做到“参与但不干预”,以充分保证调解工作的中立公平。

    为确保中立性,汉川市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实行调解员不管理、管理员不调解的“管调分离”,负责中心日常管理的主任、副主任来自司法局等部门,调解员则为外聘;而武汉市江汉区人民调解联调中心的门口挂了7个专业调委会的牌子,实行独立联合办公;襄阳市谷城县人民调解中心的办公用房,则是由县司法局食堂改造而成。

    湖北省司法厅基层处处长吴全柱介绍说,为保证行业性专业调委会做到公平,省厅要求各调委会组成人员中要尽量减少行政在职人员,确保行业性专业调委会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中立性。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