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特殊人群

社区矫正人员:从生活毫无希望到在公司里说话算数

2012-07-14 10:39: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矫正中心受矫人员最怕受人歧视被人指点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对于受矫人员来说,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正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刚接受社区矫正工作的时候,每当生活、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多多少少就会思想不稳定,特别是当旁边有人用歧视的眼光看我们的时候。包括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情绪都不太稳定,当时只要有人在工作中和我配合得不好,就觉得别人在歧视我,怀疑别人在背后说我是‘劳改犯’。”覃建文说。

    记者来到由长沙市天心区司法局和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联合建立的首家社区矫正工作室。这个名为“新芽工作室”的社区矫正工作室拥有由2名教授、5名硕士和1名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可免费为社区问题人员提供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除了聘请法学专家和心理专家外,我们还和民政职业学院法学系大学生成立了专业志愿者团队,不仅弥补了社区矫正心理辅导人员编制少的不足,而且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有效提高了矫正质量。”天心区司法局副局长吴洪文说。

    “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最怕被别人说他是犯过罪的人,最受不了周围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一位受矫人员曾经这样说:‘我曾给一些人带来了伤害,走错了路。现在,我真诚悔过,希望周围的人能够理解我,给我机会,有一个能够接纳我回归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必须对他们心理上给予足够的关爱。”工作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手里有二十几本厚厚的资料,记录着每一次谈心的情况、矫正对象每一次变化等,甚至详细到矫正对象说过的某一句话。

    在“新芽工作室”的一个房间里,记者看到了矫正人员所制作的一些陶具以及电路板,许多陶具的形状并不算规整和美观。

    “通过让受矫对象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有技术含量的物品,一方面能让矫正对象的心理得到放松,另一方面能让他们重新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同时我们也能由此观察他们的心理状况。”工作人员解释说。

    “总体而言,就是从矫正对象自身的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入手,联合专业团队的力量,综合制定并实施个案辅导、个案咨询、团队辅导、社区倡导等社会化工作方法,帮助矫正对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法律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其尽快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生活回归社会。”吴洪文说。

    覃建文也告诉记者,通过参加社区矫正工作,自己的心态平和了很多。“有一次社区组织我们受矫人员去参加公益劳动,帮小区居民搬煤,有的人看不起我们,当着我们的面说不愿意让我们这些‘劳改犯’搬东西。我没有在意别人怎么说,继续搬煤。最后,所有居民都向我们表示谢意。这是我入矫以来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