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东城

东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纪实

2012-07-11 15:48: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东城区常住人口91.9万,其中未成年人约11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东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专项调研,及时了解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现状;制定了《东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及方案,征集编写了《东城区拟为未成年人办实事项目》,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会,督办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结合起来,促进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良好趋势。东城区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先进集体、北京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北京第二中学、广渠门中学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8年,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2010年,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分数位列直辖市区第一。

    畅读经典 让未成年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东城区把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通过开展自编教材、诵读经典、读书演讲、才艺展示、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全区广大未成年人在文化积淀、道德素质、人格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在校园,提升国学文化素养。东城区在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国学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编辑《文明礼仪》等校本教材,开设了学写藏头诗、儿童经典诵读,礼仪道德、心理辅导等课程。在全区推广由自编整理的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把传统文化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从小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2012年由东城区整理的《〈弟子规〉新解》将在全市小学推广。回民小学多年来开展藏头诗创作活动,利用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用藏头诗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文明礼仪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寓教于乐、于行、于做之中。前门小学持续8年开设读本课程,自编《中国文化儿童经典诵读》等校本教材,并利用每天晨读、短课训练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华经典文化作品,倡导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在社区,打造教育实践平台。东城区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创编“节日小报”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未成年人从小感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尚。利用传统节日引导未成年人走进社区、积极参与社区公益行动,培养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意识。安定门街道建立青少年才艺展示平台,收集社区青少年创编的节日小报并进行展示。东花市街道成立“少年义工队”,在传统节日走进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提升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意识。

    在家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东城区依托家庭连续三年开展的“以"孝"育人?促进家庭社区和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家长和未成年人诵读《孝经》、《劝孝文》等经典书目。同时,倡议每周做八件孝事,把践行孝道过程记录下来并在社区进行展示,激发未成年人践行孝道的兴趣和动力。将践行孝道之后的感悟记录下来,促进未成年人增强孝道观念,进一步加深未成年人对孝道及传统文化的理解。

    道德实践 让未成年人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道德实践是广大未成年人道德观念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定的社会道德理想、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必要途径,在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今,东城区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东城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

    东四七条小学的“学雷锋义务打气队”在北京小有名气。打气队成立于1993年,至今已有18个年头。少先队员们在清晨,举着旗子,拿着打气筒,提着工具木箱,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服务。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少先队员们毕业离校一届,又有新的成员加入,打气服务从不间断。在这18年里,共有两千多名少先队员参与义务打气活动,用手中的小气筒为来往的路人解燃眉之急。打气队的孩子们,被人们亲切得称为“七条小雷锋”。2012年年初,队员们得到了被人们誉为“京城活雷锋”的孙茂芳的肯定,老人将珍藏的雷锋纪念章送给孩子们,希望同学们以雷锋为榜样,一辈子做好事。

    除此之外,“百年人物寻访”、“文明礼仪伴我行”、“快乐英语天天唱”、“社区少年义工队”等众多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首肯。同时,依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东城区在未成年中开展了“道德实践月”、争当“六小”(“社区小楼门长”、“文明小宣传员”、“文明小引导员”、“环保小卫士”、“爱心小使者”、“家庭小孝星”)模范、童心向党歌咏活动、红领巾读书、网上祭先烈等一系列活动。每年寒暑假开展学生回社区实践活动,评选社区文明小使者,召开“十、百、千”社区文明小使者表彰大会,自2009年开展这些活动以来,共有3966名中小学生获得表彰。

    校外教育 让未成年人在社会课堂中拓展视野

    盘活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社会资源的融通共享的服务机制,为学生打造没有围墙的校园。东城区开展的“蓝天工程”,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蓝天工程”包括一个融合了全市500多家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活动资源的博物馆、图书馆等的资源库;一张能够免费或优惠价格出入活动场所的IC卡;一个提供活动场所信息的网站;一个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数据信息服务中心;一种学生参与活动“只奖不罚”的积分奖励办法。将学生置于社会大课堂中,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蓝天工程”不仅是孩子的,也是家长的。通过家长带孩子一同参加课外活动,使家长更了解、理解孩子,也更了解教育,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一步融合,促进了家庭教育方式的转变。五年来,已有280万人次学生在其中享受课外活动的乐趣。

    除此之外,针对新形势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家长面临的困惑和疑虑,东城区积极研究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科学教子的培训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家长学校讲师团和教育系统校外辅导员队伍作为培训主题,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他们起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东城区开展的初、高中三年级毕业生家长的培训活动中,依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分别就“初、高三学生毕业升学阶段的心理调适”,“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成绩”等内容对家长进行了指导,,增强了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其他年级的家长课程也陆续开展。许多家长和讲师团老师、家长咨询热线保持经常联系,就孩子日常教育问题进行咨询和切磋。家长学校已经成为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好帮手。

    净化环境 让未成年人拥有一片洁净天空

    东城区狠抓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政府主管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种举措做好社会文化环境整治工作。调整了东城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成员,成员单位每月上报净化环境工作月报。以“净化蓝天,呵护成长”为主题,扎实开展“三查四落实”活动。做到查网络环境、查文化市场环境、查治安环境;落实网络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网吧管理协调机制、落实社会监督机制、落实上网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广泛动员宣传,抓好集中专项整治,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

    为了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东城区近年来严查校园周边无照经营行为,开展校园周边“门前净化”行动,严格规范校园周边商户及单位的“门前三包”秩序,加大校园周边非法小广告清理力度,严厉查处发布虚假招生、辅导班信息的违法行为;与全区网吧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安装“网吧经营管理系统”,要求各经营单位严格实行自管自律。与此同时,东城区注重发挥公安分局、工商分局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力量优势,严格屏蔽删除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各类违法有害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管理单位,采取以网站自查自纠为主,网监民警督促落实的工作方式,以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强和落实技术防范措施,加大对互联网营业场所的检查和管理工作,要求网吧能保证24小时正常开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正确使用信息安全审计系统。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