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对于保持和发展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新形势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和创新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筑牢思想基础是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前提。通过深入持久创先争优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永葆街道社区党组织先进性,首要的是进行理念创新。着眼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以构建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持久创先争优、永葆先进的长效机制为目标,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始终,进一步创新理念、方法和载体,切实筑牢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持久创先争优的思想基础。
一是在创先争优中创新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的理念。树立社会化理念,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放到街道社区大环境下来谋划和推进,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树立项目化理念,将项目化理念引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中。树立品牌化理念,把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典型做法打造成工作亮点,把工作亮点打造成品牌。树立人本化的理念,用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展示先进性。
二是在创先争优中创新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创新是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坚持突出重点,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竞争择优,增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多方联动,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其他各类组织的联系;典型带动,促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职责明确、分级负责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制度体系,把实践成熟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
三是在创先争优中创新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信息化。构建以街道党员服务室、社区党员服务站、楼院党员服务点三级联动为平台的服务体系,构建以党员结对帮扶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互助组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构建以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和考核评优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监督体系。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是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关键。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组织设置机制、完善运行机制、改进党员管理机制、强化服务机制,努力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一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区域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实现领导体制的扁平化。按照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要求,坚持重心下移、工作前移,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在市、区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工委”,在街道层面实行“大工委制”和“兼职委员制”,在社区实行“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区域化党委,同时成立社区工作站,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网格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设置机制,实现组织设置全覆盖。必须适应社区发展变化,进一步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着力构建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点线相连的街道社区党组织网络。
三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民主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实现社区民主的自治化。建立定期决策议事监督机制,完善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工作例会制度、区域化民主议事制度。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把对口帮扶、扶贫济困、文明创建等工作列为共建项目,向社区党员和居民做出公开承诺。建立双向考核评议机制,接受民主评议。
四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一体化的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现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和工作本领。构建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品牌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和谐稳定。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要围绕强化服务创品牌,创优品牌促服务,构建优质高效、符合社区党员和居民需要的服务机制。树立品牌化服务理念,把党员群众的需求作为党建品牌的创建方向,使服务社区党员和居民的方法、手段更加科学、更加富有生命力。
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是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保证。在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要把推进“三有一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始终。通过加强专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党建经费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夯实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强专业化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健全完善从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机制。合理确定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其他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切实解决好养老、医疗等问题。将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定期组织专题培训。
二是加强标准化的街道社区阵地建设。功能完善的阵地,是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服务社区居民的重要平台。按照便于开展工作、便于党员参与、便于服务社区居民、便于共驻共建的原则,高标准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将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整合社区和驻区单位活动设施、场所,加强综合利用,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各类阵地的功能和设施,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发挥作用。
三是健全制度化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经费,是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创先争优的重要保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党建资源有效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财政经费保障关系,建立正常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增长机制。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为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作者:边祥慧 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