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民主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实现社区民主的自治化。建立定期决策议事监督机制,完善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工作例会制度、区域化民主议事制度。建立共驻共建机制,把对口帮扶、扶贫济困、文明创建等工作列为共建项目,向社区党员和居民做出公开承诺。建立双向考核评议机制,接受民主评议。
四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一体化的街道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现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和工作本领。构建社区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是健全适应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的品牌化的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机制,实现社区和谐稳定。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要围绕强化服务创品牌,创优品牌促服务,构建优质高效、符合社区党员和居民需要的服务机制。树立品牌化服务理念,把党员群众的需求作为党建品牌的创建方向,使服务社区党员和居民的方法、手段更加科学、更加富有生命力。
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是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保证。在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要把推进“三有一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始终。通过加强专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党建经费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深入持久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夯实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一是加强专业化的街道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不断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健全完善从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机制。合理确定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其他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切实解决好养老、医疗等问题。将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定期组织专题培训。
二是加强标准化的街道社区阵地建设。功能完善的阵地,是街道社区党组织深入持久推进创先争优、服务社区居民的重要平台。按照便于开展工作、便于党员参与、便于服务社区居民、便于共驻共建的原则,高标准推进街道社区党建活动阵地建设。将街道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整合社区和驻区单位活动设施、场所,加强综合利用,切实提高使用效益。完善各类阵地的功能和设施,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发挥作用。
三是健全制度化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充足的经费,是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创先争优的重要保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党建资源有效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财政经费保障关系,建立正常的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增长机制。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为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作者:边祥慧 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